普车诗词>灵一的诗>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灵一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全诗,灵一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古诗,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翻译,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灵一

垂涕凭回信,为语柳园人。
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译文

我含泪写下这封回信,托人带给柳园中的女子。明知你独自一人难以坚守贞洁,何况又到了这充满诱惑的明媚春天。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注释

  • 荡子:指在外漂泊不归的人,这里指倡妇的丈夫。
  • 倡妇:以歌舞为业的女子,即妓女。
  • 垂涕:流泪。表示伤感、怜悯之情。
  • 回信:代荡子写给倡妇的信。
  • 柳园:指妓院。古代妓院常种植柳树,故以“柳园”代指。
  • 情知:明知,深知。
  • 独难守:独自一人难以坚守贞洁或爱情。
  • 一阳春:指春天。古人以冬至为一阳生,春天是阳气渐盛之时。这里暗示春色撩人,更易动情。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讲解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倡妇的同情和理解。诗中,诗人替一位在外漂泊的男子给他的妻子(一位倡妇)写回信。诗人深知倡妇身处风尘,独自一人难以坚守贞洁,尤其是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各种诱惑,更是难以自持。诗句虽然简短,却饱含着对倡妇的怜悯和无奈。诗人并没有责备倡妇,而是体谅她的处境,这体现了一种宽容和人道的精神。

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垂涕”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一句,既是对倡妇处境的理解,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情感困境。

灵一[唐代]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8a6e82ed2f9ec8ee30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