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希夷的诗>巫山怀古>

巫山怀古,刘希夷巫山怀古全诗,刘希夷巫山怀古古诗,巫山怀古翻译,巫山怀古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希夷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
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
归来高唐夜,金釭焰青烟。
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
愁思潇湘浦,悲凉云梦田。
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
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

巫山怀古译文

巫山是如此幽深阴暗的地方,想当年神女是多么娇艳美好。 楚襄王窥伺着神女的容颜,在夕阳下遥望神女离去,心中悠然神往。 (他)回到高唐宫的夜晚,金灯燃烧着青色的烟雾。 (他)颓唐地躺在精美的席子上,梦魂是如此轻盈飘忽。 树叶凋零飘落还未停止,荣华富贵转眼间就消逝了。 忧愁思绪飘荡在潇湘水边,悲凉之情笼罩着云梦大泽。 秋风瑟瑟的夜晚,猿猴哀鸣;明月当空,大雁南飞。 巴地的歌声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听了只会更加悲伤凄凉。

巫山怀古注释

  • 巫山:山名,在今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交界处。相传巫山有神女,楚襄王曾在此与神女相遇。
  • 幽阴地:指巫山地势幽深阴暗。
  • 神女:指巫山神女,传说中是美丽的神仙。
  • 艳阳年:指神女正值青春年华。
  • 襄王:指楚襄王,曾游云梦泽,遇神女。
  • 伺容色:窥伺容颜,暗中观察神女的美貌。
  • 悠然:心神向往的样子。
  • 高唐夜:指楚襄王回到高唐宫的夜晚。
  • 金釭(gāng):金灯。
  • 焰青烟:灯焰燃烧时发出的青色烟雾。
  • 颓想:颓唐的思绪。
  • 瑶席:精美的席子。
  • 翩翩:轻盈飘忽的样子。
  • 摇落:树叶凋零飘落。
  • 殊未已:还没有停止。
  • 荣华:荣华富贵。
  • 徂(cú)迁:消逝,过去。
  • 潇湘浦:潇水和湘水的岸边,指湖南一带。
  • 云梦田:云梦泽,古代的大泽,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 巴歌:巴地的歌,多为哀伤之曲。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这里形容悲伤凄凉的声音。

巫山怀古讲解

这首诗是刘希夷所作的《巫山怀古》,借怀古之名,抒发了人生易逝、富贵无常的感慨。

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巫山的幽深阴暗和神女的娇艳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也为全诗奠定了怀古的基调。接着四句描写了楚襄王与神女相遇的情景,突出了楚襄王对神女的迷恋和向往。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诗人用“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两句,感叹了人生易逝、富贵无常的道理。最后四句,诗人将个人的愁思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悲凉凄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人以楚襄王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诗歌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感悟。

刘希夷[唐代]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c3852eabaf8fcef505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