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希夷的诗>夜集张諲所居>

夜集张諲所居,刘希夷夜集张諲所居全诗,刘希夷夜集张諲所居古诗,夜集张諲所居翻译,夜集张諲所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希夷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夜集张諲所居译文

在江南漂泊已很久,像个异乡的客人,门庭冷落,馆舍也一天天变得萧条。只有满屋的书籍还在,却让我更加伤感于鬓发的日渐稀疏。学生们陪伴着我讲学诵读,年幼的孩子们则侍弄着渔具和柴刀。幽静的屋子里,寒灯显得格外明亮干净,空旷的台阶上,落叶飘零,更显凄凉。其实隐居生活自有其乐趣,谁又说隐士一定要被朝廷征召呢?

夜集张諲所居注释

  • 张諲所居: 张諲居住的地方。諲(yīn),人名。
  • 江南: 指长江以南地区,此处是诗人流寓之地。
  • 成久客: 成为长久的客人,指长期漂泊在外。
  • 门馆: 指门庭和馆舍,泛指居住的地方。
  • 萧条: 冷落,衰败。
  • 惟有: 只有。
  • 图书: 书籍。
  • 伤: 伤感。
  • 鬓发凋: 鬓发稀疏衰落,形容年老体衰。
  • 诸生: 学生们。
  • 讲诵: 讲学和诵读,指读书学习。
  • 稚子: 年幼的孩子。
  • 给: 侍弄,从事。
  • 渔樵: 捕鱼和砍柴,指简单的生活劳作。
  • 隐室: 幽静的屋子。
  • 寒灯净: 寒冷的灯光显得明亮干净。
  • 空阶: 空旷的台阶。
  • 沧洲: 指水边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隐居生活。
  • 自有趣: 自然有其乐趣。
  • 谁道: 谁说。
  • 隐须招: 隐士一定要被朝廷征召。招,征召。

夜集张諲所居讲解

这首诗是刘希夷晚年流寓江南时,在友人张諲住所夜间聚会时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异乡,生活孤寂,但仍然坚守自己志向的情感。

  •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诗人处境:“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诗人长期客居江南,住所也日渐冷落,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 颔联写诗人面对萧条景象的感伤:“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只有书籍陪伴着诗人,但看到自己日渐衰老的容颜,更添伤感。
  • 颈联写诗人的生活状态:“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学生们陪他读书,孩子们则做些简单的劳作,描绘了一幅清贫而简单的生活画面。
  • 尾联抒发诗人的人生志向:“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在幽静的屋子里,诗人独自面对寒灯和落叶,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隐居生活,认为隐居自有其乐趣,不必一定要被朝廷征召。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异乡的孤寂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守。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

刘希夷[唐代]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e3d10a50f237dfc2f9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