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余十八载,乃忽见此诗。
乾坤发危涕,未论言语奇。
古音乃泗磬,丽色藻鲛丝。
想见堵墙人,倾倒落笔时。
奈何清平调,变入寒笳吹。
苍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词。
墓槚忽可材,所患访何迟。
空余两家子,把卷惊合离。
九原不可起,可起更可悲。
祝君藏名山,小作千岁期。
大家都搜:
兵余十八载,乃忽见此诗。
乾坤发危涕,未论言语奇。
古音乃泗磬,丽色藻鲛丝。
想见堵墙人,倾倒落笔时。
奈何清平调,变入寒笳吹。
苍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词。
墓槚忽可材,所患访何迟。
空余两家子,把卷惊合离。
九原不可起,可起更可悲。
祝君藏名山,小作千岁期。
题邹安斋诗卷译文
战乱平息已经十八年,今天忽然见到这些诗篇。 面对这动荡不安的世道,我不禁流下悲伤的眼泪,这且不论诗句的奇妙。 诗歌的音韵如同古老的泗水之磬,清脆悦耳,华丽的文采像是鲛人织就的丝绸。 想象着当年安斋先生面对着墙壁,奋笔疾书,才思泉涌的情景。 无奈这本应歌颂太平盛世的乐调,却变成了凄凉悲伤的胡笳之声。 诗中苍茫悲凉的情感,如同流放同谷的杜甫一般,是上天安排他抒发这些言辞啊。 即使是坟墓中的树木,也好像突然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只可惜寻找贤才总是太迟。 只剩下我们两家的后代,捧着诗卷,时而惊讶,时而感伤,感叹世事离合无常。 九泉之下的安斋先生已经无法复生,即使能够复生,恐怕也会更加悲伤吧。 我祝愿先生的诗名能够藏于名山之中,流传千年万岁。
题邹安斋诗卷注释
题邹安斋诗卷讲解
这首诗是罗公升在战乱之后,读到邹安斋的诗卷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邹安斋的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南宋覆灭、世道衰败的悲伤之情。
首联点明写作缘由,以及见到邹安斋诗歌的背景——战乱之后。颔联表达了诗人读诗后的感受,认为在动荡的时代,读到这样的诗篇,令人不禁悲伤。颈联从音韵和文采两方面赞美了邹安斋的诗歌,并想象了诗人当年创作的情景。颈联笔锋一转,将邹安斋的诗歌与现实的乱世相对比,表达了对世道衰败的感叹,以及对诗人命运的同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邹安斋的敬佩之情,以及希望他的诗歌能够流传后世的祝愿。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用典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有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3605d8dbeeb17810868.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