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德裕的诗>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李德裕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全诗,李德裕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古诗,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翻译,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德裕

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
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译文

我已白发苍苍,重过列子庙,高官显贵的车驾进入了这古老的城池。 早已惭愧地身居宰相之位,如今还能高兴地举着旌旗,耀武扬威。 我穿着便鞋,忘记了我们过去多年的友谊,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我们之间的情谊依旧深厚。 再次看到当年题诗的墙壁,又怎会羡慕那弃官而去的张骞呢?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注释

  • 列子庙:纪念列子的庙宇,列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 朱轮:古代高官显贵的车驾,车轮涂朱红色。
  • 左揆:宰相的别称。
  • 抗前旌:举着旗帜走在队伍前面。旌,旗帜。
  • 曳履:穿着便鞋。形容随意自在。
  •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语出《孟子·离娄上》:“弹冠而歌者,将去而复返也。”这里指准备出仕。
  • 久要情:长久以来的深厚情谊。
  • 弃繻生:指张骞。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因功被封为博望侯。后人以“弃繻”指弃官。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讲解

这首诗是李德裕重过列子庙时,追忆往昔与友人王仆射交往的感怀之作。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身份。“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诗人以白发之年重游列子庙,乘坐着显贵的朱轮车驾进入故城,既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自己身居高位的现状。

颔联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一方面,诗人自谦身居宰相之位,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还能保持着威仪而感到高兴。这种矛盾的心情,体现了诗人既有功名之心,又有隐退之意的复杂心态。

颈联回忆与友人的交往。“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王仆射之间深厚的友谊。虽然岁月流逝,彼此都已年老,但过去的友情依然深厚。

尾联以反问作结。“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再次看到当年题诗的墙壁,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羡慕弃官隐逸的张骞。这表明诗人虽然有隐退之意,但仍然希望为国家效力。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既有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又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矛盾的心态,也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复杂的人格特征。诗中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加含蓄隽永。

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ec4d3df751a11a99e8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