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德裕的诗>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全诗,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古诗,忆平泉杂咏。忆寒梅翻译,忆平泉杂咏。忆寒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德裕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译文

寒冷的池塘边几棵梅树,常常在腊月之前就开放。白雪映衬着山崖边的竹子,幽香侵染着水面上的青苔。遥想那清幽美好的傍晚景色,还有野鸟飞来。有谁是那攀折梅枝的客人呢?大概只有在此时沉醉后才肯归来。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注释

  • 平泉:指李德裕在洛阳附近的别墅,以风景秀丽著称。
  • 腊:指农历十二月。
  • 缘岩竹:生长在山崖边的竹子。
  • 泛水苔:指水面上生长的苔藓。
  • 清景暮:清幽美好的傍晚景色。
  • 兹辰:此时。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讲解

这首诗是李德裕《忆平泉杂咏》中的一首,追忆了他在平泉别墅所见的寒梅景象。诗中描写了寒梅在寒塘边傲然开放,雪竹相映,香气弥漫,以及傍晚时分野鸟栖息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平泉别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首联点明地点和梅花开放的时节。“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画面,几棵梅树在寒塘边傲然挺立,不畏严寒,在腊月之前就已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颔联描写梅花周围的环境。“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白雪映衬着山崖边的竹子,更显其青翠挺拔;梅花的幽香则侵染着水面上的青苔,为其增添了一丝生机。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颈联想象傍晚时分的景色。“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诗人遥想那清幽美好的傍晚景色,或许还有野鸟飞来栖息,更显其幽静之美。

尾联设问作结。“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谁是那攀折梅枝的客人呢?大概只有沉醉于这美景的人,才会流连忘返,直到此时才肯归来吧。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平泉别墅的怀念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e45bff4f4a74b93e38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