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黻的诗>园翁>

园翁,刘黻园翁全诗,刘黻园翁古诗,园翁翻译,园翁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黻

租得西山数亩园,自甘学圃竟穷年。
芟锄如秉太史笔,种接应分造化权。
编竹为防邻犬践,蟠花不碍树禽眠。
圣朝徵士惟科目,束帛无因到尔前。

园翁译文

我租下了西山几亩田园,甘心做一个老园丁,就这样度过一生。除草锄地如同握着太史的笔一样认真,嫁接花木好像掌握着创造万物的权力。编竹篱笆是为了防止邻居家的狗践踏,盘绕的花枝不妨碍树上的鸟儿睡觉。当今朝廷选拔人才只看重科举,赏赐的丝绸大概不会送到你这里。

园翁注释

  • 园翁: 指作者自己,即在园中劳作的老人。
  • 租得: 租来。
  • 西山: 指作者居住地附近的西山。
  • 数亩园: 几亩田园。
  • 自甘: 心甘情愿。
  • 学圃: 以种菜、种花为业。圃,菜园,花园。
  • 竟穷年: 终其一生。
  • 芟(shān)锄: 除草锄地。芟,割草。
  • 秉(bǐng): 拿着,握着。
  • 太史笔: 指史官秉笔直书,不阿谀奉承。这里形容作者干农活认真负责。
  • 种接: 嫁接。
  • 应分: 仿佛。
  • 造化权: 创造化育万物的权力。
  • 编竹: 编竹篱笆。
  • 践(jiàn): 踩踏。
  • 蟠(pán)花: 盘绕的花枝。
  • 碍: 妨碍。
  • 树禽: 树上的鸟。
  • 圣朝: 指当时的朝廷。
  • 徵士: 征聘贤士。
  • 惟: 只是。
  • 科目: 科举考试。
  • 束帛(shù bó): 成捆的丝绸,古代常用作赏赐或聘用的礼物。
  • 无因: 没有机会,不可能。
  • 尔: 你,指诗人自己。

园翁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田园时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安于田园生活,不求闻达的心境。

首联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生活状态:租了几亩田园,甘心做个老园丁,度过一生。一个“租”字,说明作者并非真正的隐士,而只是暂时退隐;一个“甘”字,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认可和喜爱。

颔联用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的劳动场景:除草锄地如同握着太史的笔一样认真,嫁接花木好像掌握了创造万物的权力。这两个比喻,既表现了作者对劳动的投入,也体现了作者的乐趣和自豪感。

颈联描写了田园生活的细节:编竹篱笆是为了防止邻居家的狗践踏,盘绕的花枝不妨碍树上的鸟儿睡觉。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自然,也体现了作者对万物的爱护和尊重。

尾联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感慨:当今朝廷选拔人才只看重科举,赏赐的丝绸大概不会送到你这里。这两句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作者虽然安于田园生活,但也难免感到一丝失落。

总而言之,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生动形象,既表现了作者安于田园生活的心境,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田园诗。

刘黻[宋代]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a6cf51da401788b20b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