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黻的诗>寄徐径畈吏部>

寄徐径畈吏部,刘黻寄徐径畈吏部全诗,刘黻寄徐径畈吏部古诗,寄徐径畈吏部翻译,寄徐径畈吏部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黻

舍则安贫用则行,休嗟时事几番更。
鸾皇只向明时出,鬼魅偏为暗处生。
改秩屡勤天子诏,养亲甘共野人耕。
要知出处惟参易,莫学鸱夷变姓名。

寄徐径畈吏部译文

隐居便安于贫困,任用便施行抱负,不必叹息时局几度变迁。鸾凤只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出现,鬼怪却总在黑暗的地方滋生。多次奉诏改任官职,辛勤奔波,辞官后甘愿像农夫一样躬耕养亲。要知道为官出仕还是隐居退处,都要参悟《周易》的哲理,不要像范蠡一样改名换姓,隐匿行迹。

寄徐径畈吏部注释

  • 径畈:徐径畈,人名,时任吏部。
  • 舍:退隐。
  • 用:任用,指为官。
  • 鸾皇:鸾和凰,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才。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鬼魅:鬼怪,比喻奸佞小人。
  • 暗处:黑暗的地方,比喻政治昏暗的时期。
  • 改秩:改变官职。
  • 天子诏:皇帝的诏令。
  • 野人:乡野之人,指农夫。
  • 出处:出仕和隐退。
  • 参易:参悟《周易》的道理。《周易》讲究变化,包含着进退存亡的哲理。
  • 鸱夷: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名。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认为勾践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于是隐姓埋名,经商致富。
  • 变姓名:改变姓名,指隐姓埋名。

寄徐径畈吏部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刘黻赠给吏部官员徐径畈的,表达了作者对出仕和隐退的看法,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舍则安贫用则行,休嗟时事几番更”,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隐居就安心于贫困,为官就施行自己的抱负,不必叹息时局的多次变迁。

颔联“鸾皇只向明时出,鬼魅偏为暗处生”,用鸾凤和鬼魅作比,说明贤才只有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才能得到重用,而奸佞小人却总是在政治黑暗的时期滋生。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

颈联“改秩屡勤天子诏,养亲甘共野人耕”,回忆了自己多次奉诏改任官职,辛勤奔波,也表明了自己辞官后甘愿像农夫一样躬耕养亲的意愿。

尾联“要知出处惟参易,莫学鸱夷变姓名”,告诫徐径畈为官出仕还是隐居退处,都要参悟《周易》的哲理,不要像范蠡一样改名换姓,隐匿行迹。作者认为,无论出仕还是隐退,都应该光明磊落,遵循天道,不违背自己的本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诗中既有对贤才的期盼,也有对奸佞小人的憎恶,体现了作者正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刘黻[宋代]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a8249a32ab4515a501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