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李咸用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全诗,李咸用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古诗,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翻译,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
留得却缘真达者,见来宁作独醒人。
鹤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条出四邻。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译文

如果与其他花卉相比,杜鹃花也应有可取之处, 但难以与百花盛开的仲春时节的珍品名花相提并论。 牡丹天性高贵,不适宜生长在南方, 朱槿花期短暂,即使尽情开放也难以满足十天。 杜鹃花能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它的品质符合真正通达事理的人, 看见它,能让人不做那孤独清醒的人。 鹤林寺太过兴盛,如今却只剩下一片空地, 不要让杜鹃花的枝条蔓延到四邻去。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注释

  • 同友生: 与朋友一起。
  • 僧院: 寺庙。
  • 杜鹃花: 一种花卉,品种繁多,花色艳丽。
  • 得春字: 按照诗韵的要求,这首诗的韵脚要押“春”字韵。
  • 众芳: 各种花卉。
  • 应有在: 应该有可取之处。在,存在,指优点。
  • 上品: 指珍品名花。
  • 中春: 仲春,指农历二月,百花盛开的季节。
  • 牡丹: 花中之王,象征富贵。
  • 为性: 天性,本性。
  • : 不适宜。
  • 南国: 指南方地区。
  • 朱槿: 即扶桑花,花期较短。
  • 操心: 指尽情开放。
  • 不满旬: 不满十天。旬,十天。
  • 留得: 指杜鹃花能被保留下来。
  • 却缘: 却是因为。
  • 真达者: 真正通达事理的人。
  • 见来: 见到它。
  • 宁作: 宁愿做。
  • 独醒人: 指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人。
  • 鹤林: 指鹤林寺,寺名。
  • 太盛: 过度兴盛。
  • 空地: 指寺庙荒废后的空地。
  • 莫放: 不要让。
  • 枝条: 树枝。
  • 四邻: 周围的邻居。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讲解

这首诗是李咸用与朋友在寺庙中欣赏杜鹃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杜鹃花的独特看法和对世事的感悟。

首联肯定了杜鹃花的优点,但同时也指出它难以与仲春时节的珍品名花相媲美,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颔联用牡丹和朱槿作对比,进一步衬托了杜鹃花的特点。牡丹不适宜生长在南方,朱槿花期短暂,而杜鹃花则适应性强,花期较长。

颈联是全诗的重点,诗人认为杜鹃花能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它的品质符合真正通达事理的人。诗人还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孤独清醒的人的愿望,希望能与世人同乐。

尾联则借鹤林寺的兴衰来告诫世人,不要过度追求繁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杜鹃花的担忧,希望它不要蔓延到四邻,以免重蹈鹤林寺的覆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独特见解。诗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242f7b4a700b759107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