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令狐楚的诗>立秋日悲怀>

立秋日悲怀,令狐楚立秋日悲怀全诗,令狐楚立秋日悲怀古诗,立秋日悲怀翻译,立秋日悲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令狐楚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立秋日悲怀译文

清晨登上高台,秋风在今天吹来。又增添新的时节带来的哀愁和遗憾,心中仍然怀抱着过去一年的悲伤。眼泪怎么能够挥洒得尽呢,就像那泉水最终也无法永远封闭。更让人伤感的是美好的春日已经过去,我私下里服丧,却不能公开穿孝服以表达哀思。

立秋日悲怀注释

  • 清晓:清晨。
  • 高台:高耸的楼台,此处指诗人登临之处。
  • 秋风:指立秋时节的秋风。
  • 新节:指新的节气,此处指立秋。
  • 故年:过去的一年。
  • 挥:挥洒。
  • 缞(cuī):古代丧服,用粗麻布制成。
  • 私服示无缞:私下里服丧,表面上却不能穿丧服,表示不能公开表达哀思。

立秋日悲怀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令狐楚在立秋日所作的一首悲怀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因时节变化而产生的悲伤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诗人于立秋日的清晨登上高台,感受到秋风的来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进一步抒发情感,诗人因立秋这个新节气的到来而感到哀愁和遗憾,同时仍然怀抱着过去一年的悲伤。这表明诗人的悲伤并非一时之感,而是积郁已久,难以排解。

颈联以“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两个设问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眼泪无法挥洒干净,如同泉水无法永远封闭,比喻悲伤之情难以抑制,无法消除。

尾联深化主题,诗人感叹美好的春日已经过去,而自己私下里服丧,却不能公开穿孝服,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压抑。这或许与诗人的身世或遭遇有关,使他无法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因时节变化而产生的悲伤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诗中运用了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

令狐楚[唐代]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801b924c2a103bff44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