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镇的诗>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

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刘镇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全诗,刘镇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古诗,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翻译,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镇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
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
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
记彩鸾别后,青驄归去,长亭路、芳尘起。
十二屏山遍倚。
任苍苔、点红如缀。
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
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
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译文

晴朗的楼台亭阁收敛了烟霭,时有燕子衔泥,带来阵阵馨香。宿醉未消,刚刚换上轻薄的春衫,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春思。往年的桃花依旧盛开,可惜去年赏花的人儿却已不在,重重门户紧紧关闭。还记得彩鸾离别之后,她的青骢马独自归去,长亭古道上,扬起阵阵芳香的尘土。

我独自倚遍了十二扇屏风,任凭苍苔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红色,像是缀满了红色的花朵。黄昏时分,四下寂静无人,温暖的香气在月光下飘散,一帘的落花,像是被打碎的美梦。花儿摇曳多姿,绿荫在风雨中更显葱茏,画桥横卧在迷蒙的烟水中。可笑那多情的司马相如,纵然才华横溢,也留不住这美好的春天,只能徒然留下沾湿青衫的泪水。

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注释

  • 水龙吟:词牌名。
  • 丙戊:指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
  • 章质夫:即章楶,北宋官员、词人。
  • 弄晴台馆:指天气晴朗时,可以游玩的楼台亭阁。
  • 燕泥香坠:燕子衔泥筑巢,泥土中带有花草的香气。
  • 宿酲:宿醉。酲,醉后的不适感。
  • 单衣:轻薄的春衫。
  • 腾腾:形容春思涌动。
  • 前度桃花:去年的桃花。
  • 去年人面:指去年一起赏花的人。语出崔护《题都城南庄》。
  • 彩鸾:传说中的仙女,此指所思念的女子。
  • 青骢:青白色的骏马。
  • 十二屏山:指屏风上的山水画,也泛指美好的景色。
  • 苍苔:青苔。
  • 暖香吹月:温暖的香气在月光下飘散。
  • 一帘花碎:落花满地,如同一帘被打碎的花朵。
  • 婆娑:摇曳多姿的样子。
  • 司马:指司马相如,以多情著称。
  • 留春无计:没有办法留住春天。
  • 湿青衫泪:泪水沾湿了青色的衣衫。

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讲解

这首词是刘镇在元祐三年(1088年)清明节时,和章楶韵而作。词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词人伤春惜时的情感。

上片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词人从“弄晴台馆”写起,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天气晴朗。接着,词人描写了燕子衔泥、桃花盛开等景象,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然而,词人又笔锋一转,写道“去年人面,重门深闭”,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感伤。最后,词人回忆了与所思念的女子分别的场景,更加深了这种感伤。

下片则抒发了词人伤春惜时的情感。词人独自倚遍了屏风,欣赏着苍苔点缀着红色的景色,却也感到孤独和寂寞。黄昏时分,落花满地,更让词人感到伤感。词人最后以“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佳作。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词中也引用了一些典故,如“去年人面”、“司马相如”等,增加了词的文化内涵。

刘镇[宋代]

宋广州南海人,字叔安,号随如。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以诖误谪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贤之。工诗词,尤长于诗,明白清润,为时所推。有《随如百咏》。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870ab9e1ccbca7bc82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