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公升的诗>食新稻>

食新稻,罗公升食新稻全诗,罗公升食新稻古诗,食新稻翻译,食新稻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罗公升

野人何所赠,金粟眩双目。
吾庐幸徒壁,恐受贾祸速。
熟视心始平,中有稻一斛。
开囊带风露,入釜间黄绿。
云碓明珠跳,甆椀幽兰馥。
已分先农余,不假惠伯卜。
侑以手种松,领此一岁熟。
大笑老杜陵,橡栗款空腹。
天不怜万民,何以生百谷。
所惧风雨疾,翻使风雨覆。
倘无飘泊忧,田舍有余福。

食新稻译文

乡野之人赠送我什么好东西?那金黄的稻米耀花了我的双眼。我的住所幸好只有四壁空空,还真怕受这意外之财招来祸端。仔细端详之后内心才平静下来,原来里面只有一斛稻米而已。打开布袋带着风露的清香,放进锅里煮的时候,黄色的稻米中夹杂着些许绿色。像云朵般洁白的石碓舂出的米粒,宛如明珠般晶莹跳动,盛在瓷碗里,散发出幽兰般的清香。我已将这新米分出一些,祭祀先农,无需像惠伯那样占卜来决定吉凶。用我亲手种植的松树佐餐,来享受这辛苦一年才成熟的稻米。想到当年老杜甫饥肠辘辘,只能用橡子栗子充饥,我不禁大笑。上天如果不怜悯万民,又为什么要生长出百谷呢?我所担心的是风雨的侵袭,反而导致风雨将稻谷全部摧毁。如果能够没有四处漂泊的忧虑,那么在田园乡舍就能享受到富足的幸福。

食新稻注释

  • 食新稻: 品尝新收获的稻米。食新,指农作物收获后,人们品尝新谷,祭祀神灵的习俗。
  • 野人: 乡野之人,这里指赠送稻米的人。
  • 金粟: 金黄色的稻米,形容稻米色泽美好。
  • 眩双目: 耀花双眼,形容稻米的光泽。
  • 庐: 住所,房屋。
  • 徒壁: 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家境贫寒。
  • 贾祸: 招来祸患。贾,买,引申为招致、招惹。
  • 斛: 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五斗。
  • 风露: 指稻米带着清新的自然气息。
  • 釜: 锅。
  • 云碓: 像云朵般洁白的石碓。碓,一种利用杠杆原理舂米的工具。
  • 明珠跳: 形容米粒洁白晶莹,像明珠一样。
  • 甆椀: 瓷碗。
  • 幽兰馥: 散发着幽兰般的清香。馥,香气。
  • 先农: 古代掌管农业的神。
  • 惠伯卜: 指古代鲁国大夫臧文仲(谥号惠伯)占卜农事的典故。《左传·僖公五年》记载,臧文仲因为祭祀海鸟而占卜,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 侑: 佐助,佐餐。
  • 杜陵: 指杜甫,他曾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杜陵附近。
  • 橡栗: 橡树和栗树的果实,可食用,但在荒年常被用作充饥的食物。
  • 款: 敲击,这里引申为塞满、填饱。
  • 空腹: 空空的肚子,指饥饿。
  • 百谷: 各种粮食作物。
  • 风雨疾: 猛烈的风雨。疾,急速,猛烈。
  • 翻使风雨覆: 反而让风雨将稻谷摧毁。覆,倾覆,这里指摧毁。
  • 飘泊: 四处漂流,没有固定的居所。
  • 田舍: 田园乡舍。
  • 余福: 多余的福分,指富足的生活。

食新稻讲解

这首诗是罗公升在品尝新稻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天下苍生的关怀。

诗歌首先描写了乡野之人赠送新稻的情景,诗人用“金粟眩双目”来形容稻米的珍贵,同时又担心这意外之财会招来祸患,表现了诗人谨慎的心态。

接着,诗人描写了舂米、煮饭的过程,以及新米的香气,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同时,诗人还将新米分出祭祀先农,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

诗人联想到杜甫当年饥寒交迫,只能以橡栗充饥的情景,更加感慨万千。诗人认为,上天既然创造了百谷,就应该怜悯万民,但现实却是风雨无情,常常摧毁农作物,使农民遭受苦难。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诗中运用了对比、典故等多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罗公升[宋代]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268f2126395b3883b7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