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沧的诗>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刘沧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全诗,刘沧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古诗,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翻译,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沧

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
千里梦归清洛近,三年官罢杜陵秋。
山连绝塞浑无色,水到平沙几处流。
白露黄花岁时晚,不堪霜鬓镜前愁。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译文

我可怜自己谋生度日是多么的悠闲缓慢,只想在这浩渺的江湖上,驾着一叶扁舟自由垂钓。梦中常常回到故乡,清澈的洛水似乎就在眼前,可三年为官,如今却在杜陵的秋色中罢官离去。远山连绵,与边塞相接,颜色浑然一色;河水流淌,到了平坦的沙地,分散成无数支流。白露降临,黄花盛开,已是深秋时节,对着镜子,实在无法忍受看到自己两鬓如霜的愁容。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注释

  • 华原尉:县尉的职务,主管一县的治安。华原,县名,在今陕西省耀县。
  • 座主: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考中者称其为座主。这里指作者的恩师,即尚书。尚书,官名,六部之长。
  • 生计:谋生的营生。
  • 悠悠:闲散,缓慢的样子。
  • 沧浪:指水,也代指江湖。
  • 清洛:清澈的洛水,洛阳附近的河流,这里代指家乡。
  • 杜陵:汉宣帝的陵墓所在地,在今西安市东南,此处代指长安附近。
  • 绝塞:边远的要塞。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白露黄花:白露时节,菊花盛开,指深秋景象。
  • 霜鬓:两鬓斑白。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讲解

这首诗是刘沧罢官后写给恩师尚书的,表达了诗人罢官后的复杂情感。

首联“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灰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生计事悠悠”表明诗人不擅长官场钻营,只适合过闲散的生活;“浩渺沧浪一钓舟”则描绘了诗人向往的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颔联“千里梦归清洛近,三年官罢杜陵秋”,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梦中经常回到故乡洛阳,可见其思乡之情。“三年官罢杜陵秋”则点明了诗人罢官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失落感。

颈联“山连绝塞浑无色,水到平沙几处流”,诗人描写了边塞的景色。远山与边塞相连,颜色单调,河水到了平坦的沙地,分散成无数支流。诗人用萧瑟的景色来衬托自己失落的心情。

尾联“白露黄花岁时晚,不堪霜鬓镜前愁”,诗人以景结情。白露降临,黄花盛开,已是深秋时节,诗人看到自己两鬓斑白,更加感到愁苦。诗人用“不堪”二字,表达了自己难以忍受的愁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诗人罢官后的失落、思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刘沧[唐代]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2ab49c59de2de1511b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