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季仲的诗>表之索诗为别>

表之索诗为别,林季仲表之索诗为别全诗,林季仲表之索诗为别古诗,表之索诗为别翻译,表之索诗为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季仲

踏著禅门步步新,布衣蔬食欲终身。
解颜一笑如深契,拭眼相看尚未真。
世事尽归簪上雪,我生聊寄瓮头春。
夜深坐对柯山月,应念沧江独钓人。

表之索诗为别译文

沿着禅寺的门槛,每一步都感受到新的境界。我只想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简单的饭菜,度过一生。 你舒展眉头,对我一笑,仿佛我们心意相通,情谊深厚,可是我擦亮眼睛仔细看你,又觉得这一切还不够真实。 世间的事情,都像帽子上的雪一样,终将消融。我这一生,姑且寄托在酒瓮中的美酒里,享受这短暂的快乐。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坐在柯山之上,面对着皎洁的月光,你应该会想起我这个独自在沧江边垂钓的人吧。

表之索诗为别注释

  • 禅门: 指佛寺的门。
  • 布衣蔬食: 指平民的生活,穿着粗布衣裳,吃简单的饭菜。
  • 解颜: 舒展眉头,形容高兴的样子。
  • 深契: 心意相通,情谊深厚。
  • 簪上雪: 比喻世事虚幻,转瞬即逝。簪,古代官员用来固定头发的帽子。
  • 瓮头春: 指美酒。
  • 柯山: 山名,在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 沧江: 指江河。

表之索诗为别讲解

这首诗是林季仲写给友人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自己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志向。

首联“踏著禅门步步新,布衣蔬食欲终身”点明诗人身处佛寺之中,感受到清净的环境,并表明自己想要过着平淡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诗人向往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这与当时社会上追求名利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解颜一笑如深契,拭眼相看尚未真”描写了友人与诗人相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友人对诗人一笑,仿佛两人心意相通,但是诗人又觉得这一切不够真实,暗示了离别在即,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

颈联“世事尽归簪上雪,我生聊寄瓮头春”感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表达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诗人将世事比作帽子上的雪,终将消融,而自己的人生则寄托在美酒之中,享受这短暂的快乐。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超脱的态度。

尾联“夜深坐对柯山月,应念沧江独钓人”描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中赏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友人也应该会想起自己这个在沧江边独自垂钓的人,进一步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人选择“独钓”这一意象,也暗示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富有感染力,也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林季仲[宋代]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f6e3e1180ee908b81c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