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季仲的诗>次韵刘敷言咏梅>

次韵刘敷言咏梅,林季仲次韵刘敷言咏梅全诗,林季仲次韵刘敷言咏梅古诗,次韵刘敷言咏梅翻译,次韵刘敷言咏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季仲

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
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
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
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

次韵刘敷言咏梅译文

梅花仿佛在嘲笑我没有写出好的诗句, 惭愧啊,原来写梅花的诗翁也姓林。 我仔细看着窗前飘落的秋叶, 谁能知道在这冰雪覆盖的下面,梅花已经萌动了春意。 在断桥和倾斜的小路上,夕阳的光辉将要消失, 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云朵,更增添了幽深的意境。 哪里来的阵阵清香打扰着赶路的行人? 让我在江边下马,试着去寻找这梅花的踪迹。

次韵刘敷言咏梅注释

  • 次韵:用别人诗的韵作诗。
  • 刘敷言:人名,作者的朋友。
  • 诗翁:指擅长写诗的老诗人,这里指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以爱梅著称。
  • 陨:坠落。
  • 雪底得春心:指梅花在积雪下蕴藏着春天的生机。
  • 断桥斜径:指残破的桥梁和倾斜的小路,是萧瑟的景色。
  • 淡月疏云:淡淡的月光,稀疏的云彩,形容夜晚清幽的景色。
  • 趣更深:意趣更加幽深。
  • 恼:扰乱,打扰。
  • 跋马:下马。
  • 试教寻:试着去寻找。

次韵刘敷言咏梅讲解

这首诗是林季仲次韵刘敷言所作的咏梅诗。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诗人开篇就以梅花的口吻,嘲笑自己没有写出好的咏梅诗句。诗人感到惭愧,因为宋代写梅最有名的林逋也姓林。诗人用戏谑的语气,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未能写出满意梅花的遗憾,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林逋,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颔联“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诗人将视线从梅花转向窗前飘落的秋叶。诗人感叹,谁能想到在这寒冷的冬日,积雪之下,梅花却已经孕育了春天的生机。这一联通过秋叶与雪底梅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格。

颈联“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诗人描绘了一幅萧瑟而又幽静的冬日景象。残破的断桥,倾斜的小路,夕阳的光辉即将消失,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云朵,更增添了幽深的意境。诗人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也暗示了梅花不甘寂寞、卓尔不群的品质。

尾联“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诗人笔锋一转,写自己被梅花的清香所吸引,在江边下马,去寻找梅花的踪迹。诗人用“恼”字,生动地写出了梅花的香气浓郁而又迷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结尾以“试教寻”作结,既呼应了首联的“无佳句”,又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细腻生动,既表现了梅花的品格,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全诗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咏梅佳作。

林季仲[宋代]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1b06562e66b3956872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