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季仲的诗>重九前一日宿灵岩>

重九前一日宿灵岩,林季仲重九前一日宿灵岩全诗,林季仲重九前一日宿灵岩古诗,重九前一日宿灵岩翻译,重九前一日宿灵岩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季仲

马上衰颓只自嗟,惊心那复见黄花。
花如相问终羞澁,底甚重阳不在家。

重九前一日宿灵岩译文

骑在马上面容憔悴,只能独自感叹衰老,心中已无赏菊的兴致,哪里还会被黄花所惊艳。 如果菊花询问我为何如此落魄,我终究会羞涩难言,难以启齿,究竟是为了什么,重阳佳节竟然不在家中。

重九前一日宿灵岩注释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灵岩:指灵岩寺,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此处指诗人住宿的地方。
  • 衰颓:衰老颓废。
  • 嗟:叹息。
  • 惊心:形容被(黄花)惊艳。
  • 那复:哪里还,怎会。
  • 黄花:菊花。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 相问:如果问我。
  • 终羞澁(sè):最终会感到羞涩,难以启齿。澁,同“涩”,语言不流畅,难于出口。
  • 底甚:究竟为什么,到底是什么。
  • 在家:指与家人团聚,过重阳节。

重九前一日宿灵岩讲解

这首诗是林季仲在重阳节前一日宿于灵岩寺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衰老颓唐的心境和面对菊花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未能与家人共度重阳佳节的愧疚和无奈。

首联“马上衰颓只自嗟,惊心那复见黄花”点明了诗人当时的状态和心境。诗人骑在马上,感到自己已经衰老颓废,只能独自叹息。面对重阳节的象征——菊花,诗人却失去了兴致,表明诗人心中有事,无心赏景。

颔联“花如相问终羞澁,底甚重阳不在家”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内心活动。诗人设想如果菊花询问自己为何如此落魄,他会感到羞涩,难以启齿。最后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心结:究竟是因为什么,自己竟然没有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过重阳节?言语中充满了自责和无奈。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身不由己的苦闷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自己衰老的心境和对家乡的思念融入到对重阳节的感怀之中,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

林季仲[宋代]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bf3901bab4017e81fc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