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大家都搜: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译文
我辈后学之人,学业方才有些成就,先生您却已仙逝,成为天上的宾客。想必先生所在的洞天福地,永远光明不灭,那里的桃源之树,也如同春天般常青。先生仙逝后,当年与先生对弈的棋客,还留下侍奉先生的童子;就连山中的精灵妖怪,也要避让先生正直的神灵。可惜我再也没有机会握住那石髓,来供给先生您,以及那些修炼养生之人了。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注释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讲解
这首诗是李德裕悼念其师黄先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仙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老师高尚品德和道术的敬仰。
首联“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点明了诗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去世的惋惜之情。一方面,作者自谦自己学业方才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又叹息老师已经去世,成为了天上的宾客,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颔联“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描绘了老师仙逝后所去的仙境。作者想象老师所在的洞天福地,永远光明不灭,那里的桃源之树也如同春天般常青,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敬仰之情。
颈联“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进一步刻画了老师的高尚品德和道术。作者想象老师仙逝后,当年与先生对弈的棋客,还留下侍奉先生的童子;就连山中的精灵妖怪,也要避让先生正直的神灵,以此来突出老师的德行高尚,令人敬佩。
尾联“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作者叹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握住那石髓,来供给老师以及那些修炼养生之人了,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上宾”、“洞天”、“源树”、“石髓”等,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如对仙境的描绘,以及对养生之道的推崇。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b9c2a4eef7b79126c34.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