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德裕的诗>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李德裕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全诗,李德裕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古诗,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翻译,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德裕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译文

我辈后学之人,学业方才有些成就,先生您却已仙逝,成为天上的宾客。想必先生所在的洞天福地,永远光明不灭,那里的桃源之树,也如同春天般常青。先生仙逝后,当年与先生对弈的棋客,还留下侍奉先生的童子;就连山中的精灵妖怪,也要避让先生正直的神灵。可惜我再也没有机会握住那石髓,来供给先生您,以及那些修炼养生之人了。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注释

  • 后学:后辈学习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市:指求学有所成,可以立身于世。
  • 上宾:指去世,成为天上的宾客。古人常用“宾天”来指帝王或贵族去世。
  •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源树:指桃源的桃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描写,后世常以“桃源”指代理想的居所或仙境。
  • 棋客:指与黄先生对弈的客人,也可能指仙人。
  • 童子:指侍奉黄先生的童仆。
  • 山精:山中的精灵妖怪。
  • 直神:正直的神灵。
  • 石髓:指一种稀有的矿物,古代认为可以滋补身体,延年益寿。
  • 养生人:指修炼养生的人。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讲解

这首诗是李德裕悼念其师黄先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仙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老师高尚品德和道术的敬仰。

首联“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点明了诗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去世的惋惜之情。一方面,作者自谦自己学业方才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又叹息老师已经去世,成为了天上的宾客,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颔联“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描绘了老师仙逝后所去的仙境。作者想象老师所在的洞天福地,永远光明不灭,那里的桃源之树也如同春天般常青,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敬仰之情。

颈联“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进一步刻画了老师的高尚品德和道术。作者想象老师仙逝后,当年与先生对弈的棋客,还留下侍奉先生的童子;就连山中的精灵妖怪,也要避让先生正直的神灵,以此来突出老师的德行高尚,令人敬佩。

尾联“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作者叹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握住那石髓,来供给老师以及那些修炼养生之人了,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上宾”、“洞天”、“源树”、“石髓”等,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如对仙境的描绘,以及对养生之道的推崇。

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b9c2a4eef7b79126c3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