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表民的诗>山斋书事>

山斋书事,林表民山斋书事全诗,林表民山斋书事古诗,山斋书事翻译,山斋书事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表民

掩卷听蝉韵,凭栏楼雁行。
井风梧叶雨,篱月菊花霜。
又见秋将老,那堪夜更长。
愁吟无语共,残灺落书床。

山斋书事译文

放下书卷,静听着蝉鸣悠扬婉转;倚靠栏杆,遥望高楼上雁字成行。 井边吹来凉风,梧桐叶上洒落阵阵雨滴;篱笆洒落月光,菊花顶着寒霜傲然绽放。 又眼见秋天将要老去,怎能忍受漫漫长夜更加漫长? 忧愁吟诵,无人与我倾诉衷肠,唯有残烛滴落烛泪在书床之上。

山斋书事注释

  • 山斋:山中的书房。
  • 掩卷:放下书卷。
  • 蝉韵:蝉鸣的韵律。
  • 凭栏:倚靠栏杆。
  • 楼雁行:高楼上飞过雁群,排列成行。
  • 井风:从井口吹来的凉风。
  • 梧叶雨:梧桐叶上的雨滴。
  • 篱月:篱笆上的月光。
  • 菊花霜:菊花顶着寒霜。
  • 又见:再次看到。
  • 秋将老:秋天将要结束。
  • 那堪:怎能忍受。
  • 夜更长:夜晚更加漫长。
  • 愁吟:忧愁地吟诵。
  • 无语共:没有人可以一起倾诉。
  • 残灺(xiè):剩余的蜡烛油,这里指残烛滴落的烛泪。
  • 书床:书桌。

山斋书事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山斋中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蝉鸣、雁行、井风、梧叶、篱月、菊花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愁绪满怀的心情。

首联“掩卷听蝉韵,凭栏楼雁行”,诗人由室内转到室外,描写了听觉和视觉感受。放下书卷,静听蝉鸣,是诗人暂时摆脱案牍劳形,寻求片刻宁静;倚靠栏杆,遥望雁行,则引发了诗人思乡怀远之情。

颔联“井风梧叶雨,篱月菊花霜”,描绘了山斋周围的秋日景象。凉风习习,梧叶飘零,秋雨绵绵,寒霜点点,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秋意,烘托出萧瑟的气氛。

颈联“又见秋将老,那堪夜更长”,诗人感叹秋天将要过去,长夜难眠。 “又见”二字,表明诗人已经多次经历这样的情景,更增添了无奈之情。“那堪”反问,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尾联“愁吟无语共,残灺落书床”,诗人独自吟诵,无人理解,唯有残烛陪伴。 “无语共”表明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与世格格不入的处境。残烛滴落,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精炼,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秋日山斋中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之情。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互融合,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林表民[宋代]

表民字逢吉,号玉溪,师子,东鲁(今山东省泛称)人。寓居临海。有玉溪吟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16bf1480381e20fcfc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