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
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
君诗志古调,考击在差韺。
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
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
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非铖感受价,卖韫那敢轻。
用之荐穹昊,何但鬼神惊。
凉欲觉庭叶,夜疏耿镫惊。
一读一启予,古调真难评。
大家都搜:
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
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
君诗志古调,考击在差韺。
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
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
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非铖感受价,卖韫那敢轻。
用之荐穹昊,何但鬼神惊。
凉欲觉庭叶,夜疏耿镫惊。
一读一启予,古调真难评。
寄题郑熙宁夫玉轩译文
美玉原本就无需雕琢,不发声是因为世上少有能欣赏它的知音。我看你命名玉轩的用意,是想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你的诗歌立志于古朴的格调,推敲琢磨细微之处,音韵和谐。如同清冷的涧水呜咽,又似细碎的溪流清澈。玉石的光彩在露珠的浸润下更加鲜明,月光下更显露出它润泽的美好。我曾经听说洛水山中产玉,种玉之人必须等到它真正成器。不是经过锤击和感受它的价值,谁又敢轻易售卖这蕴藏光华的美玉?如果用它来祭祀天地,又何止是鬼神会感到惊异呢?凉意渐浓,庭院中的树叶似乎预感到秋天的到来,夜晚稀疏的灯光也让人感到惊醒。读你的诗一遍又一遍,它开启了我的心扉,这古朴的格调真是难以评论啊。
寄题郑熙宁夫玉轩注释
寄题郑熙宁夫玉轩讲解
这首诗是林表民题赠给郑熙宁的,表达了对郑熙宁的才华和诗歌的赞赏。诗人以玉为比,赞美郑熙宁的诗歌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自然天成,蕴含着高洁的品质和深远的意境。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玉喻人,赞美了郑熙宁的才华和诗歌的格调,表达了诗人对郑熙宁的敬佩和期许之情。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a136ef73cf32b55c345.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