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表民的诗>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

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林表民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全诗,林表民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古诗,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翻译,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表民

六代旧都遗在,词人怀古去登陆临。
长干塔上青山远,玄武湖边碧草深。
肯把簿书庶望眼,但图方略副焦心。
平江大海虽吾愿,台阁须材必访寻。

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译文

六朝古都的遗迹依然存在,您这位词人怀着思古之情前去赴任。 长干寺塔上望去,青山显得遥远,玄武湖边,碧绿的草地茂盛而幽深。 您一定不会把簿书当成唯一的追求,只希望施展才能来不辜负内心的焦灼。 平定江海虽然是我的愿望,但朝廷的台阁也需要人才,一定会寻访您这样的贤能。

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注释

  • 寄饯: 赠别,送行。
  • 赵清中: 人名,作者的朋友,将赴上元县任县簿。
  • 主簿: 古代官名,县令的佐官,掌管文书、仓库等事。
  • 六代旧都: 指南京,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 遗在: 仍然存在。
  • 词人: 这里指赵清中,有文采的人。
  • 怀古: 怀念古代的事迹。
  • 长干塔: 南京长干寺的佛塔。
  • 玄武湖: 南京著名的湖泊。
  • 肯把簿书庶望眼: 难道会把案头文书当作唯一的追求。庶望眼,寄托希望的眼神。
  • 但图方略副焦心: 只希望施展才能来不辜负内心的焦灼。方略,指政治或军事上的计谋和才能。副,符合,不辜负。
  • 平江大海: 平定江海,指施展政治抱负。
  • 台阁: 指朝廷。
  • 须材必访寻: 一定会寻访贤才。

寄饯赵清中主上元簿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赴任上元县簿的朋友赵清中的祝愿和期许。

首联点明送别对象和地点。“六代旧都遗在,词人怀古去登陆临”,交代了赵清中赴任的地点——南京,这个曾经是六朝古都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历史的痕迹。一个“遗”字,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代谢,也引发了对古人的怀念。作者称赵清中为“词人”,说明他是一位有文采、有才华的人。

颔联描绘了南京的景色。“长干塔上青山远,玄武湖边碧草深”,这两句写景,选取了南京的两个著名地标——长干寺塔和玄武湖,描绘了青山远眺、碧草幽深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希望他能扎根于这片土地,有所作为。

颈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肯把簿书庶望眼,但图方略副焦心”,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作者对赵清中的期望。作者认为,赵清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处理案头文书,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希望他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要辜负内心的焦灼和渴望。

尾联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对友人的肯定。“平江大海虽吾愿,台阁须材必访寻”,作者说,虽然自己也希望能像友人一样,有机会平定江海,有所作为,但是,朝廷也需要人才,一定会寻访像赵清中这样的贤能之士。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肯定和赞赏,也暗示了友人的前途是光明的,一定会得到重用。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

林表民[宋代]

表民字逢吉,号玉溪,师子,东鲁(今山东省泛称)人。寓居临海。有玉溪吟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15d0b99992cf6f0b50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