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林景熙南山有孤树全诗,林景熙南山有孤树古诗,南山有孤树翻译,南山有孤树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
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
高飞犯霜露,卑飞独茅茨。
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
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

南山有孤树译文

南山上生长着一棵孤零零的树,寒冷的乌鸦在夜晚绕着它飞。 乌鸦在凄凉的秋夜惊恐地啼叫,秋风吹动树枝使它无法安宁栖息。 想要依附却找不到合适的处所,抖动翅膀将要离开这里。 高飞,将要冒犯严寒的霜露;低飞,只能栖身在简陋的茅草屋檐下。 天地之间难道容不下我吗?只是顾影自怜,空自疑虑。 乌鸦在残月之下徘徊,想要落下却又勉强支撑。

南山有孤树注释

  • 南山:指家乡附近的山。
  • 孤树:孤零零的树,比喻诗人自己孤立无援的处境。
  • 寒乌:寒冷的乌鸦,也象征诗人孤寂的心境。
  • 绕之:绕着它(孤树)飞。
  • 惊秋:为秋天的肃杀之气所惊。
  • 啼眇眇(miǎo miǎo):凄凉的啼叫声。眇眇,细微,凄凉。
  • 挠(náo):扰乱。
  • 宁枝:安宁的树枝,指可以安稳栖息的地方。
  • 托身:安身,依附。
  • 未得所: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 振羽:抖动翅膀,准备飞翔。
  • 逝兹:离开这里。兹,此,这里。
  • 犯:冒犯,遭遇。
  • 茅茨(máo cí):茅草屋。茨,用茅草盖的屋顶,这里指简陋的房屋。
  • 乾坤(qián kūn):天地,指整个社会环境。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自怜。
  • 空自疑:徒然自我怀疑。
  • 徘徊: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 残月:将要落山的月亮,象征衰败的景象。
  • 欲堕(duò):想要落下。
  • 支:支撑,支持。

南山有孤树讲解

这首诗以南山上的孤树和寒乌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元朝统治下的孤寂、疑虑和难以抉择的心情。诗人将自己比作孤树,将乌鸦比作自己孤单的灵魂,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孤树和寒乌的生存环境,点明了时节和环境的恶劣。“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写出了乌鸦内心的不安和动荡,也暗示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惶恐。

中间四句表达了诗人进退两难的处境。“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表明了诗人想要有所作为却找不到出路的困境。“高飞犯霜露,卑飞独茅茨”写出了诗人如果积极用世,就要冒着危险;如果消极隐退,又会感到孤独寂寞。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主旨。“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写出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失望。“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矛盾和痛苦的心情,想要放弃又难以割舍,在痛苦中挣扎。

全诗语言质朴,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作为遗民的复杂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63d1fc299907aa342f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