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大家都搜:
中秋夜不见月译文
阴云在黄昏时分悄然升起,遮蔽了空旷的天空,本应皎洁的月光,今夜已被彻底遮掩,无处可寻。我只是担心,将来有一天云开雾散,重见晴朗夜空之后,那月亮之中,依旧还是养着蟾蜍,一片污浊,不得清明。
中秋夜不见月注释
中秋夜不见月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在中秋之夜,本应是赏月团圆之时,却不见月亮而作。诗人并没有直白地描写对月亮的思念,而是通过对阴云遮蔽月亮这一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忧虑和不满。
首联“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描写了中秋之夜的景象:阴云在黄昏时分升起,遮蔽了空旷的天空,本应皎洁的月光,今夜已被彻底遮掩。诗人用“阴云”、“薄暮”、“空虚”、“破除”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是诗人的情感升华。诗人担心,将来有一天云开雾散,重见晴朗夜空之后,那月亮之中,依旧还是养着蟾蜍,一片污浊,不得清明。这里的“蟾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里的动物,象征着阴暗、污浊。诗人用“养蟾蜍”来比喻现实中的黑暗势力,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不满。即使将来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但内在的污浊依旧存在,这才是诗人真正担忧的地方。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寓意深刻,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罗隐诗歌一贯的风格。他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看似平常的景物,表达深刻的思想。这首《中秋夜不见月》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e14e3bc1ee5b891c919.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