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吕的诗>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李吕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全诗,李吕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古诗,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翻译,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吕

在昔绍圣初,郡英萃朝绅。
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鵷鹭皆丧神。
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
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
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
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
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
向使李勣辈,将顺恨无门。
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
阳需以死争,久之理颇伸。
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
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
於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
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
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
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
宛陵风雅手,长编纪咏存。
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
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
赤心要无负,肯爱富贵吞。
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
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
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
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
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
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
二贤迹益显,余波激后尘。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译文

回想绍圣初年,郡中英才汇集于朝廷, 道乡(郑公)振动谏议之舌,刚劲之气直冲天庭。 雷霆之怒固然难以触犯,满朝官员都吓得失魂落魄。 只有黄右辖(黄庭坚),从容不迫地上奏陈情。 君主圣明臣子正直,攀着栏杆进谏自古就有。 皇帝的怒容稍微消散,郑公才免于被处死。 您(丈人)也因此事被贬官,带着印符远赴他乡。 郑公去世已久,高尚的品格依然流芳百世。 袁盎在汉代,劝阻皇帝亲近慎夫人。 任用与否虽然结果不同,却体现了嫡庶之分。 假如是李勣之流,只会顺从君意,没有进谏的机会。 只把这当作家事,一句话就陷害了自己的君主。 陆贽冒犯了唐德宗,几次险些丧命。 阳需用死来争辩,时间久了,真相才得以伸张。 不如汉代的汲黯,朝中有公孙弘。 约定共同匡扶社稷转眼就背弃,用花言巧语离间君臣。 我们圣明的宋朝,涵养士气,振兴文运。 世代都有忠诚耿直之士,汉唐又算得了什么。 比如唐子方,敢于弹劾皇亲国戚。 继而又议论灯笼锦事件,几乎要被贬到岭南。 蔡君谟站在殿前,请求皇上宽恕恩典。 宛陵的文人雅士,将此事详细记载下来。 可敬啊郑公与黄庭坚,与袁盎、阳需大致相同。 近代的唐肃与蔡襄,兄弟二人都是这样的人物。 赤诚之心决不辜负国家,怎肯贪恋富贵而缄口不言。 鄙陋啊那些卑贱的官员,只知终日饱食。 国家倾危也不顾,谁来评判是非曲直。 前朝历史难道没有记载吗,打开书卷只能泪湿衣襟。 拜读您的珠玉之作,感觉像在云中飘荡。 遥想古代的作者,不让贤于梅尧臣的诗文。 想想我又是什么人,只能模仿着写几句。 两位贤人的事迹更加显赫,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注释

  • 绍圣:宋哲宗的年号(1094-1098年)。
  • 郡英:指郡中的杰出人才。
  • 朝绅:朝廷官员。
  • 道乡:指郑侠,字介夫,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遭贬。
  • 谏舌:指敢于直言进谏的言论。
  • 劲气:指刚正的气概。
  • 天阍:指天庭,比喻朝廷。
  • 雷霆:比喻皇帝的震怒。
  • 鵷鹭:指朝廷官员,因其官服上的图案为鵷鹭。
  • 黄右辖:指黄庭坚,曾任右龙图阁直学士。
  • 奏陈:上奏陈述。
  • 主圣臣则直:君主圣明,臣子才能正直。
  • 攀槛:指抓住栏杆进谏,表示极力劝谏。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
  • 霁:雨后天晴,比喻皇帝的怒气消散。
  • 投荒:指被流放到偏远荒凉的地方。
  • 贷斧斤:免于被处死刑。“斧斤”指刑具,借指死刑。
  • 剖符:指被授予官职,带着印信赴任。符,古代用作凭证的符节。
  • 朱轮:古代官员乘坐的红色车轮的马车。
  • 斯人:指郑侠。
  • 蔼然:形容美好的样子。
  • 清芬:指高洁的德行。
  • 袁盎:西汉大臣,曾劝阻汉文帝过分宠幸慎夫人。
  • 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
  • 用舍:指被任用或被舍弃。
  • 异致:不同的结果。
  • 嫡庶分:指维护嫡庶之别的原则。
  • 李勣:唐朝名将,字懋功,后改名徐世勣,又名李世勣。以善于用兵、处事圆滑著称。
  • 将顺:顺从,迎合。
  • 恨无门:遗憾没有机会。
  • 但谓:只说。
  • 陆贽:唐朝大臣,因直言敢谏而得罪唐德宗。
  • 不测:指意外的灾祸。
  • 陨身:丧命。
  • 阳需:唐朝大臣,曾因直谏而死。
  • 以死争:以死来争辩。
  • 理颇伸:道理最终得以伸张。
  • 汲黯:西汉大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
  • 公孙:指公孙弘,西汉大臣,善于巧言令色。
  • 约议:共同的约定。
  • 寻即背:很快就背弃了。
  • 巧辞:花言巧语。
  • 间:离间。
  • 於惟:感叹词,相当于“呜呼”、“啊”。
  • 圣宋:指宋朝。
  • 涵养:培养,滋养。
  • 士气:读书人的气节。
  • 忠鲠:忠诚耿直。
  • 唐子方:指唐介,北宋大臣,以敢于直言著称。
  • 指摘:指责,批评。
  • 椒房:指皇后或妃嫔的住所,这里代指皇亲国戚。
  • 继论灯笼锦:指唐介继续弹劾皇亲售卖劣质灯笼锦的事。灯笼锦,一种丝织品。
  • 将贬岭外春:几乎要被贬到岭南。
  • 君谟:蔡襄的字。
  • 立殿坳:站在朝堂之上。坳,低洼之处,指朝堂。
  • 开救蒙宽恩:请求皇上宽恕恩典。
  • 宛陵:梅尧臣的家乡,在今安徽宣城。
  • 风雅手:指擅长文学的人。
  • 长编纪咏存:将此事详细记载下来。
  • 邹黄:指郑侠和黄庭坚。邹,指邹阳,西汉时期的辞赋家,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这里借指郑侠。
  • 袁阳:指袁盎和阳需。
  • 略同群:大致相同。
  • 唐与蔡:指唐肃和蔡襄。唐肃,字子严;蔡襄,字君谟。
  • 辈出有弟昆:兄弟二人都是这样的人物。
  • 赤心:赤诚之心。
  • 要无负:决不辜负。
  • 肯爱富贵吞:怎肯贪恋富贵而缄口不言。
  • 鄙哉:可鄙啊。
  • 贱丈夫:卑贱的官员。
  • 肉食:指俸禄,这里代指官员。
  • 苟朝昏:只知终日饱食。
  • 倾危:指国家倾覆的危险。
  • 不遑恤:顾不上,不顾及。
  • 是非:指是非曲直。
  • 谁与论:谁来评判。
  • 前史:指以往的历史。
  • 岂不载:难道没有记载吗。
  • 开卷徒沾巾:打开书卷只能泪湿衣襟。形容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 伏读:拜读。
  • 珠玉书:比喻对方的书信文辞精美。
  • 飘飘若凌云:感觉像在云中飘荡。形容文辞优美,令人神往。
  • 遐追:遥想,追思。
  • 古作者:古代的作者。
  • 宁让:难道会逊让。
  • 圣俞文:指梅尧臣的诗文。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
  • 顾我:看看我。
  • 亦何人:是什么人。
  • 濡毫:蘸墨。
  • 效颦:模仿。
  • 二贤:指郑侠和黄庭坚。
  • 迹益显:事迹更加显赫。
  • 余波:剩余的影响。
  • 激后尘:激励着后人。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讲解

这首诗是李吕读了某人(丈人,即岳父)展示的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和的诗后所作。诗歌通过回顾历史典故,赞扬了郑侠、黄庭坚等人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贪恋富贵、不顾国家安危的庸官的鄙视。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追忆往事,赞扬郑侠、黄庭坚的直谏精神: 诗人首先回忆了绍圣年间郑侠因直谏而触怒皇帝,黄庭坚挺身而出为其辩护的事迹,赞扬了他们的勇气和正直。

  2. 列举历史典故,论证直谏的重要性: 诗人列举了袁盎、陆贽、阳需等历史人物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直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那些顺从君意、不敢直言的臣子的危害。

  3. 赞美宋朝的士气,鄙视庸官: 诗人赞美了宋朝涵养士气、鼓励直谏的政策,并列举了唐介、蔡襄等人的事迹作为例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贪恋富贵、不顾国家安危的庸官的鄙视。

  4. 赞美岳父的诗作,表达效仿的意愿: 诗人最后表达了对岳父诗作的赞美之情,并表示自己也要学习先贤,为国家贡献力量。

艺术特色:

  • 用典丰富: 诗歌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 对比鲜明: 诗歌通过将直言敢谏的忠臣与贪恋富贵的庸官进行对比,突出了忠臣的高尚品格。
  • 情感真挚: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佩和对庸官的鄙视,情感真挚,具有感染力。
  • 语言流畅: 诗歌语言流畅自然,用词精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李吕[宋代]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3f0e9209f1d1fa2ddb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