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吕的诗>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李吕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全诗,李吕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古诗,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翻译,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吕

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
可怜后学多趋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译文

孟子端正思想,使邪说止息;韩愈率先倡导,使六经发扬光大。可惜后来的学者大多追逐末流,重振儒家文化要依靠像您这样的领袖人物。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注释

  • 伏承: 敬辞,表示恭敬地接受。
  • 伯丈人: 古代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作者对岳父的尊称。
  • 待制侍郎: 官职名。待制为翰林院的官职,侍郎为尚书省各部的副长官。
  • 九重涣号: 指朝廷多次下达诏令。九重,指皇宫,代指朝廷。涣号,指颁布的诏令。
  • 三聘鼎来: 指多次聘请贤才。鼎,古代烹饪器,也用作象征权位和重要人物的器物。
  • 促装戒: 催促准备行装。
  • 孟子: 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 正心: 端正思想,使之符合儒家道德规范。
  • 邪说: 指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学说。
  • 昌黎: 指韩愈,字退之,谥号文公,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
  • 六经: 指儒家经典,一般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 后学: 指后来的学者。
  • 趋末: 追逐末流,指不重视儒家经典,追求浮华不实的学问。
  • 斯文: 指儒家文化、道统。
  • 主盟: 指主持盟会的人,引申为领导者、领袖。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李吕赠给其岳父待制侍郎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岳父的敬佩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儒学衰微的现状以及作者希望重振儒家文化的愿望。

首联追溯了儒家思想的源头,赞扬了孟子匡正思想、韩愈复兴儒学的功绩。颔联转入对现实的忧虑,感叹后世学者不重视儒家经典,追求浮华之风。颈联则表达了对岳父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承担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成为儒家文化的领袖。全诗语言精炼,用典贴切,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李吕[宋代]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79aa78abd368be903f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