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敏中的诗>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

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刘敏中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全诗,刘敏中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古诗,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翻译,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刘敏中

寻常聚散频惊岁。
只许相思劳寤寐。
心如胶漆定前缘,迹似燕鸿真拙计。
弃瓢林下应无累。
立马花边还可会。
天开酒禁已多时,却甚不来同一

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译文

寻常的聚散离别总是让人感叹时光飞逝,只剩下无尽的相思之情在梦中萦绕。我们情投意合如同胶漆般牢固,一定是前世注定的缘分,可如今我的行踪却像燕子和大雁一样漂泊不定,这真是拙劣的计划。抛弃官场的束缚隐居山林应该不会有什么牵累,在鲜花盛开的地方立马相会也是可以期待的。朝廷解除酒禁已经很久了,为什么你还不来与我一同畅饮呢?

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注释

  • 大德癸卯: 元朝大德七年,即公元1303年。
  • 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 子温,作者的朋友,任佥宪(官职名)在济南,作者奉朝廷之命出使宜地。
  • 寻常: 平常,普通。
  • 聚散频惊岁: 聚散离别频繁,令人感叹时光流逝。惊岁,惊叹岁月流逝。
  • 寤寐: 醒着和睡着的时候。
  • 胶漆: 比喻感情深厚,牢不可破。
  • 燕鸿: 燕子和大雁,比喻行踪不定。
  • 拙计: 不高明的计划,指作者仕途奔波。
  • 弃瓢: 指抛弃官场。瓢,古代隐士常用的饮食用具,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 林下: 山林之下,指隐居的地方。
  • 累: 牵累,负担。
  • 立马花边: 在鲜花盛开的地方立马相会。形容轻松愉快,充满希望的会面。
  • 天开酒禁: 朝廷解除酒禁。
  • 却甚: 为什么,怎么。
  • 同一: 一同,一起。

玉楼春 大德癸卯,子温佥宪济南,余奉使宜讲解

这首词是作者刘敏中在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奉命出使宜地时写给在济南任职的朋友子温佥宪的。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奔波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上片: 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 “寻常聚散频惊岁”一句,道出了人生聚散无常,令人感叹岁月流逝。“只许相思劳寤寐”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甚至渗透到了梦中。“心如胶漆定前缘,迹似燕鸿真拙计”一句,既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又流露出对自身漂泊不定的无奈。
  • 下片: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与朋友相聚的期盼。“弃瓢林下应无累”一句,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官场束缚,归隐山林的愿望。“立马花边还可会”一句,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相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天开酒禁已多时,却甚不来同一”一句,以疑问作结,既是对朋友的呼唤,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更增添了词作的韵味。

这首词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思念的表达,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叹,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词中“心如胶漆”、“迹似燕鸿”等比喻形象生动,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全词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刘敏中[元代]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85b609be415c03713b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