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敏中的诗>太常引 忆归>

太常引 忆归,刘敏中太常引 忆归全诗,刘敏中太常引 忆归古诗,太常引 忆归翻译,太常引 忆归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刘敏中

无穷尘土与风涛。
名利两徒劳。
解印便逍遥。
算只有、渊明最高。
小窗幽圃,种兰栽菊,心远气应豪。
海上摘蟠桃。
不许见、秋霜鬓毛。

太常引 忆归译文

无尽的尘土和狂风巨浪啊,追逐名利终究是徒劳。不如辞官归隐,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自在。要说谁活得最通透,恐怕只有陶渊明了。

在幽静的小窗前,侍弄着兰花,栽种着菊花,心境高远,自然气度豪迈。若能到海上摘取仙桃,永葆青春,该有多好啊!希望永远不要见到秋霜染白鬓角的那一天。

太常引 忆归注释

  • 太常引:词牌名。
  • 尘土、风涛:指世间的纷扰和险恶。
  • 名利:名誉和利禄。
  • 徒劳:白费力气。
  • 解印:辞去官职。印,指官印。
  •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 幽圃:幽静的园圃。
  • 心远气应豪:心境高远,自然气度豪迈。语出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蟠桃:神话传说中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秋霜鬓毛:指老年。

太常引 忆归讲解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词的上片感叹世事纷扰,追逐名利毫无意义,只有辞官归隐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作者推崇陶渊明,认为他才是活得最通透的人。

下片描绘了归隐后的理想生活:在幽静的园圃中,种花养草,怡然自得。作者还想象着能够像神仙一样,摘取蟠桃,永葆青春。最后,作者表达了不愿老去的愿望,更衬托出其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词中引用陶渊明的典故,更增添了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刘敏中[元代]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fb24a4e3242eeb2848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