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德裕的诗>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全诗,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古诗,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翻译,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德裕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今来却笑临邛客,入蜀空驰使者车。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译文

千军万马行进间,大旗迎风招展,我再次来到春意盎然的扬州,拜访武侯祠。我们一同佩戴着象征高官的龟印,系着崭新的官印绶带,共同回忆当年在鳣庭游玩,寻访旧居的往事。在取履桥边,声声啼鸟取代了昔日的喧嚣;在钓璜溪畔,片片落花预示着春天的伊始。如今我却要嘲笑那司马相如,当年入蜀,不过是空忙一场的使者罢了。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注释

  • 奉送相公十八丈:指送别李绅。李绅在兄弟中排行十八。相公:唐代对宰相的尊称。
  • 镇扬州:镇守扬州。
  • 武侯庐:指诸葛亮的故居,此处代指扬州。李绅曾在此地做官。
  • 龟印:古代用龟钮的印章,多为高官所用。
  • 衔新绶:佩戴新的官印绶带。绶,丝带,用以系印。
  • 鳣庭:传说中的古地名,具体地点不详,此处指代作者与李绅一同游玩的地方。
  • 取履桥:传说张良在桥上为黄石公拾鞋的故事发生地。
  • 钓璜溪:周文王在渭水之滨钓鱼,遇到姜太公的地方。璜,古代一种玉器。
  • 临邛客:指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曾到临邛(今四川邛崃)卖酒。
  • 入蜀空驰使者车:指司马相如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夷,但并无实际功绩。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讲解

这首诗是李德裕送别李绅镇守扬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绅的祝愿和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仕途的感慨。

  • 首联描绘了李绅赴任的盛大场面,气势恢宏。“千骑风生大旆舒”一句,极富动感,既写出了李绅的威仪,也暗示了其肩负的重任。“春江重到武侯庐”,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李绅将在此地有所作为,像诸葛亮一样。
  • 颔联回忆了两人过去的交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既写了当前的荣耀,又追忆了过去的经历,将送别之情蕴含其中。
  • 颈联通过描写景物,烘托了送别时的氛围。“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用“啼鸟”取代了昔日的喧嚣,用“落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了离别之情。
  • 尾联以司马相如的典故作结,既是对李绅的期许,也是对自身的反思。“今来却笑临邛客,入蜀空驰使者车”,作者嘲笑司马相如当年入蜀,徒劳无功,实际上是希望李绅能真正有所作为,同时也暗示自己不愿像司马相如一样,碌碌无为。

整首诗语言流畅,用典精当,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对自己仕途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fd41d5aab0b513ec5d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