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大家都搜: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译文
公子谈论起春台,那光彩清澈如水一般动人。 与这春台最相配的莫过于苏轼曾用过的子瞻椅。 老父我端坐其上,不知不觉间感到耳聪目明,心中欢喜。 你慨然应允将此物赠予我,这情意让我如何才能表达完全?
我如今只能在禅榻旁,任凭鬓发如丝, 在绳床上,面对着乌黑的小几。 要我与前辈先贤的风流相比, 想必连绣江的风月和那自由自在的鸥鹭,也早已知晓此事了吧。 不知这子瞻椅何时才能送达, 安放在我那幽静的中庵里?
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注释
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讲解
这首词是刘敏中为张子京答应赠送他苏轼曾用过的子瞻椅而作的答谢和期盼之词。
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对“春台”和“子瞻椅”的向往,以及对张子京慷慨赠送的感激之情。“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相对偏宜子瞻椅”,开篇点明“春台”和“子瞻椅”,用“光如水”形容春台的美好,以“偏宜”二字点明子瞻椅与春台的相得益彰,暗示了子瞻椅的珍贵和不凡。“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慨然都见许,情何已”,表明作者得知获赠子瞻椅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张子京慨然应允的感激之情,并以反问作结,更显情意之深。
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拥有子瞻椅后的生活景象的想象和期盼。“禅榻鬓丝,绳床乌几。前辈风流要吾比”,写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以“禅榻”、“鬓丝”、“绳床”、“乌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贫淡泊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并用“前辈风流要吾比”一句,表达了对苏轼等前辈的仰慕之情。“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几时分付到,中庵里”,进一步渲染了拥有子瞻椅后的美好景象,想象连绣江的风月和鸥鹭也知道了此事,表达了对子瞻椅的期盼之情。最后以“几时分付到,中庵里”作结,既表达了急切的心情,又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张子京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苏轼等前辈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13b835adb39a27f2f20.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