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畅的诗>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陆畅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全诗,陆畅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古诗,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翻译,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陆畅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译文

高楼耸立,逼近滔滔黄河,四面山色,美景充满坐席。清风徐来,水波清凉,谁能忍受安卧?夜深人静,军州已停止传递禁漏,不妨让秋月照耀城头。

自从上次分别,已过了三四个春天,再次相见,您或许会笑我仍在风尘中奔波。昨夜唯有楼前的明月,还记得我这个爱好诗酒的谢安一样的人物。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注释

  • 陕府:即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陕县。
  • 北楼:在陕州城北。
  • 奉酬:以诗歌酬答。
  • 崔大夫:指崔某,其官职为大夫。
  • 楼压黄河山满坐:形容楼高,视野开阔,可俯瞰黄河,环顾四周山景。
  • 人定:指人静之时。
  • 军州禁漏传:古代军州有禁夜的制度,以漏刻来传递禁止夜行的命令。
  • 朱门:指达官贵族的家门。
  • 谢公:指东晋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东山,后出仕,在淝水之战中立下大功。这里用以自比。
  • 诗酒人:指爱好诗歌和饮酒的人。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讲解

这首诗是陆畅在陕州北楼为酬答崔大夫而作。诗人描写了在陕州北楼宴饮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崔大夫的敬意和思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漂泊不定的感慨。

首联描写北楼的壮丽景色。高楼逼近黄河,四周山色环绕,给人以开阔壮丽之感。“楼压黄河”极言楼之高峻,“山满坐”则渲染环境之优美,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础。

颔联描写夜景。“风清水凉”点明时令为秋季,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描写了夜深人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自适的心情。

颈联抒发与崔大夫久别重逢的感慨。“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诗人回忆与崔大夫上次分别已过了三四年,自嘲自己仍在风尘中奔波,暗示自己仕途不顺。

尾联用典自比。“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诗人用谢安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处官场,但仍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对诗酒的热爱。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不凡的抱负。

陆畅[唐代]

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陆畅》一诗。后官凤翔少尹。陆畅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7b069ae796f5e1e3d3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