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敏中的诗>玉楼春 雨中戏书>

玉楼春 雨中戏书,刘敏中玉楼春 雨中戏书全诗,刘敏中玉楼春 雨中戏书古诗,玉楼春 雨中戏书翻译,玉楼春 雨中戏书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刘敏中

玉簪叶趁芭蕉大。
低映阶墀高映座。
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
芭蕉重被风吹破。
狼藉玉簪看又过。
萧骚长与两相宜,赖有竹君三五

玉楼春 雨中戏书译文

玉簪花的叶子趁着雨水滋润,长得像芭蕉叶一样大了。它低处倒映在台阶上,高处则映照在座位旁。每当雨季来临,玉簪花和芭蕉叶发出一样的雨打声,点点滴滴的声音仿佛在相互唱和。

芭蕉叶常常被风吹破,零乱不堪,玉簪花也随之凋谢,让人感觉时光流逝。玉簪花和芭蕉叶,无论萧条还是茂盛都各有韵味,幸好还有几丛翠竹相伴。

玉楼春 雨中戏书注释

  • 玉簪: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或卵圆形,花白色,有香味。
  •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
  • 阶墀:台阶。
  • 磨和:和谐,协调。这里指雨打芭蕉和玉簪的声音相互应和。
  • 狼藉:散乱的样子。
  • 萧骚: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也形容景物的萧条冷落。
  • 竹君:指竹子,古人常以“君”来称呼品格高尚的事物。
  • 三五:指数量不多,几个。

玉楼春 雨中戏书讲解

这首词描写了雨中庭院的景象,通过对玉簪、芭蕉、竹子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雨中观景时的感受。

上阕描写雨中玉簪和芭蕉的形态和声音。“玉簪叶趁芭蕉大”一句,写出了雨水对植物的滋养,玉簪花叶长势喜人。“低映阶墀高映座”一句,则描绘了玉簪花高低错落的姿态,以及雨后庭院的清新景象。“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一句,通过听觉描写,将雨打芭蕉和玉簪的声音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下阕描写雨后芭蕉和玉簪的凋零,以及竹子的坚守。“芭蕉重被风吹破,狼藉玉簪看又过”一句,写出了风雨摧残下芭蕉和玉簪的残败景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萧骚长与两相宜,赖有竹君三五”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玉簪和芭蕉的喜爱,即使它们凋零,也依然觉得有韵味,同时,也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以及有竹子相伴的欣慰之情。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在雨中观景时的闲适心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词中既有对雨中景物的细致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情趣和哲理的小词。

刘敏中[元代]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59f15ca644495513a4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