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尚仁的诗>游阳洞天>

游阳洞天,林尚仁游阳洞天全诗,林尚仁游阳洞天古诗,游阳洞天翻译,游阳洞天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尚仁

每个虚亭坐片时,旋寻古迹上岩梯。
石含秋色苔痕老,洞接云天树影低。
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
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

游阳洞天译文

每个虚亭都只略作停留,便转身去寻访古老的遗迹,攀登上石壁上的栈梯。 饱含秋色的岩石上,苔藓的痕迹显得格外苍老,洞口与云天相接,树木的影子低垂。 樵夫走出树林,被老虎的吼叫声惊吓,道士临水而立,静听猿猴的啼叫。 本想在吟咏时记录下王阳明的事迹,又害怕惊动山中的神灵,最终不敢题写。

游阳洞天注释

  • 阳洞天:指阳明洞,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讲学的地方。
  • 虚亭:空旷的亭子。
  • 片时:短暂的时间。
  • 旋:随即,立刻。
  • 岩梯:在岩石上开凿的阶梯。
  • 苔痕老:苔藓的痕迹显得古老。
  • 洞接云天:洞口与天空相连,形容洞的深邃。
  • 树影低:树木的影子低垂,衬托洞的幽静。
  • 樵客:打柴的人。
  • 道人:道士。
  • 阳明事:指王阳明的事迹。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著述。
  • 山灵:山中的神灵。

游阳洞天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阳明洞天时的所见所感。诗人描写了阳明洞天幽静、古老的景色,以及樵夫、道士等人物的活动,表达了对王阳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山灵的敬畏之心。

首联写游览的初步感受。“每个虚亭坐片时,旋寻古迹上岩梯”,诗人漫步于阳明洞天,在每个亭子都只做短暂的停留,便急切地去寻访古老的遗迹,攀登石梯,可见其对阳明洞天的向往之情。

颔联描写阳明洞天的景色。“石含秋色苔痕老,洞接云天树影低”,诗人用“秋色”、“苔痕老”来形容岩石的古老,用“洞接云天”、“树影低”来渲染洞穴的深邃,给人以幽静、神秘之感。

颈联描写阳明洞天中的人物活动。“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诗人通过描写樵夫被虎啸惊吓,道士静听猿啼,进一步渲染了阳明洞天的幽静,也暗示了这里人迹罕至。

尾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诗人本想在吟咏时记录下王阳明的事迹,表达敬仰之情,但又害怕惊动山中的神灵,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王阳明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山灵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的尊重。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阳明洞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王阳明的敬仰之情。

林尚仁[宋代]

宋长乐人,字润叟,号端隐。工诗,以姚合、贾岛为法,精妥深润则过之。有《端隐吟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566950e85434d6f2af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