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连文凤的诗>送韩仲文归京口>

送韩仲文归京口,连文凤送韩仲文归京口全诗,连文凤送韩仲文归京口古诗,送韩仲文归京口翻译,送韩仲文归京口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连文凤

一点吴山看未了,乡梦悠悠大江表。
夕阳何处认归颿,野树苍烟隔飞鸟。

送韩仲文归京口译文

吴山的景色只看了一点点,还没看够,悠悠的思乡之情飘荡在长江之畔。夕阳西下,到哪里去辨认你归京口的船帆?只见野外的树木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飞鸟也被隔开了。

送韩仲文归京口注释

  • 韩仲文:作者的朋友,将要返回京口(今江苏镇江)。
  • 吴山:指作者所在地附近的吴地的山。
  • 未了:没有看完,未尽兴。
  • 乡梦:思乡的梦,指思乡之情。
  • 大江表:长江边。表,边。
  • 归颿(fān):归航的船帆。
  • 野树苍烟:野外的树木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

送韩仲文归京口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开的朋友韩仲文的惜别之情以及淡淡的思乡之愁。

首句“一点吴山看未了”,点明送别地点在吴地,并暗示了作者对吴山景色的喜爱,也反衬出送别之时的依依不舍。一个“未了”,表达了作者流连忘返的心情,也为后面的惜别之情做了铺垫。

次句“乡梦悠悠大江表”,笔锋一转,写出了作者自身的思乡之情。“乡梦”二字,点明了情感的基调,而“悠悠”则描绘了思乡之情的绵长。“大江表”则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作者的漂泊之感。

第三句“夕阳何处认归颿”,将视线转向即将远行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不舍。夕阳西下,正是离别之时,作者极目远眺,却难以辨认友人归去的船帆,这既表现了距离之远,也暗示了作者心中浓浓的离愁别绪。

末句“野树苍烟隔飞鸟”,进一步烘托了离别气氛。野外的树木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连飞鸟也被隔开了,更显得空旷而寂寥。这既是实景的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象征着友人的离去,也象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淡淡的思乡之愁,读来令人感同身受。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如吴山、长江、夕阳、野树、苍烟、飞鸟等,都带有浓厚的江南特色,也为诗歌增添了艺术魅力。

连文凤[宋代]

福州三山人,字百正,号应山。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32b9c34ace80eab6a4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