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
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大家都搜: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译文
往昔我居住在伊水之滨的原野上,独自一人漫游于竹林树木之间。人们依靠着红桂花享受宁静,鸟儿依偎着碧绿的深潭悠闲自得。低垂的松树树冠还覆盖着残余的春雪,藤蔓缠绕的轮子依傍着傍晚的山峦。我永远怀念着故乡,年老衰迈之躯又该如何才能返回?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注释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讲解
这首诗是李德裕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所作,追忆早年在伊水之滨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晚年无法归乡的惆怅。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早年隐居之地的宁静优美的环境。“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点明了时间(昔)和地点(伊原),以及诗人独自游玩的悠闲状态。“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人和鸟都显得十分宁静悠闲,突出了环境的宜人。
接下来的两句“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则是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低垂的松树还覆盖着残雪,说明时节尚早,仍有寒意。藤蔓缠绕的轮子依傍着傍晚的山峦,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变迁。
最后两句“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充满了惆怅和无奈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早年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也流露出晚年漂泊的孤寂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b4cca577162d46a7f50.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