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季仲的诗>陪赵守登楼赏红梅>

陪赵守登楼赏红梅,林季仲陪赵守登楼赏红梅全诗,林季仲陪赵守登楼赏红梅古诗,陪赵守登楼赏红梅翻译,陪赵守登楼赏红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季仲

大洁时争嫉,独醒人更疑。
漫随春色媚,不改岁寒姿。
霞带寿阳脸,酒融姑射肌。
凭谁慰孤寂,新有倚楼诗。

陪赵守登楼赏红梅译文

当大家都追求洁白时,红梅的艳丽反而引来嫉妒;在众人沉醉时,保持清醒的人更容易被怀疑。它并不刻意追随春天的媚态,却始终保持着寒冬腊月的风骨。红梅的颜色,好似寿阳公主额上的梅花妆,又像是仙女姑射肌肤般的光泽。有谁能来安慰这红梅的孤寂呢?幸好有我这首新写的登楼赏梅诗。

陪赵守登楼赏红梅注释

  • 赵守:指赵姓的地方长官,作者的朋友或上级。
  • 大洁时争嫉:当大家都追求洁白无瑕时,红梅的艳丽反而容易招致嫉妒。洁:指纯洁、高洁。争嫉:争相嫉妒。
  • 独醒人更疑:在众人都沉醉不醒的时候,保持清醒的人反而更容易受到怀疑。独醒人:指保持清醒,不同流合污的人。
  • 漫随春色媚:不必刻意追随春天的媚态。漫:不必,不必要。媚:妩媚。
  • 不改岁寒姿:始终保持着寒冬腊月的风骨。岁寒:寒冬腊月。姿:姿态,风骨。
  • 霞带寿阳脸:红梅的颜色,好似寿阳公主额上的梅花妆。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相传某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皇后觉美,众宫女纷纷效仿,遂成梅花妆。
  • 酒融姑射肌:又像是仙女姑射肌肤般的光泽。姑射:传说中的仙女,肌肤如冰雪,貌美如花。
  • 凭谁慰孤寂:有谁能来安慰这红梅的孤寂呢?
  • 新有倚楼诗:幸好有我这首新写的登楼赏梅诗。

陪赵守登楼赏红梅讲解

这首诗是林季仲陪同赵姓地方长官登楼赏红梅时所作。诗人借红梅来抒发自己孤高不群,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首联“大洁时争嫉,独醒人更疑”,点明了红梅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处境。在世人皆追求洁白无瑕的时候,红梅的艳丽反而会招致嫉妒;在众人都沉醉不醒的时候,保持清醒的人反而更容易受到怀疑。这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也暗示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决心。

颔联“漫随春色媚,不改岁寒姿”,赞美了红梅的高洁品格。红梅并不刻意追随春天的媚态,而是始终保持着寒冬腊月的风骨。这句诗既写出了红梅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决心。

颈联“霞带寿阳脸,酒融姑射肌”,用两个典故来形容红梅的美丽。红梅的颜色,好似寿阳公主额上的梅花妆,又像是仙女姑射肌肤般的光泽。这两个典故不仅写出了红梅的娇艳,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尾联“凭谁慰孤寂,新有倚楼诗”,抒发了诗人对红梅的怜惜之情。红梅独自在寒冬中绽放,无人欣赏,显得十分孤寂。诗人用“新有倚楼诗”来表达自己对红梅的慰藉,也暗示了自己对红梅的理解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红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孤高不群,不随波逐流的情怀。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运用了比喻、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林季仲[宋代]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9fa76b5d8cdd158010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