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沧的诗>汶阳客舍>

汶阳客舍,刘沧汶阳客舍全诗,刘沧汶阳客舍古诗,汶阳客舍翻译,汶阳客舍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沧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递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汶阳客舍译文

时光流逝,越发感到自己虚度年华,前途茫茫,东西奔波究竟该如何选择? 窗外雨水飘来,山色显得格外逼近,海边秋意渐浓,大雁的叫声也愈发频繁。 思念家乡时,常常读着《登楼赋》来排遣愁绪,对着月亮,也只是徒劳地吟唱着《叩角歌》。 遥想那故乡的山川,就在伊水之畔,我那破旧的书斋,也早已被荒芜的小路和弥漫的烟雾所封闭。

汶阳客舍注释

  • 汶阳: 县名,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客舍:旅馆。
  • 年光: 指时光、岁月。
  • 蹉跎(cuō tuó): 虚度光阴。
  • 岐(qí)路: 岔路,比喻人生的道路。
  • 竟若何: 究竟该怎么办。
  • 山色近: 雨后,山显得更加清晰。
  • 登楼赋: 汉末王粲所作,抒发了怀才不遇、思乡之情。
  • 叩角歌: 《淮南子·说林训》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听者应者甚众;其为《阳阿薤露》,和者盖寡;及其为《阳春白雪》,则和者至寡矣。”后以“叩角歌”指无人赏识的歌曲。
  • 迢递(tiáo dì): 遥远。
  • 伊水: 河名,发源于河南栾川,流经洛阳。
  • 破斋: 简陋的书斋。
  • 荒径: 荒芜的小路。
  • 烟萝: 烟雾和藤萝,形容幽深之处。

汶阳客舍讲解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汶阳客舍时所作,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首联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却一事无成,对前途感到迷茫。“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诗人深感自己虚度年华,面对人生的岔路口,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困惑。

颔联描写客舍所见的景色,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雨后的山色更加清晰,海边秋意渐浓,大雁南飞,这些景象都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颈联引用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诗人思念家乡时,常常读《登楼赋》来排遣愁绪,但对着月亮,也只是徒劳地吟唱着无人赏识的歌曲,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尾联遥想故乡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迢递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遥想那故乡的山川,就在伊水之畔,我那破旧的书斋,也早已被荒芜的小路和弥漫的烟雾所封闭,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叹。

刘沧[唐代]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bef55a3c9aabe13b9b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