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黻的诗>横浦十咏·宝界寺>

横浦十咏·宝界寺,刘黻横浦十咏·宝界寺全诗,刘黻横浦十咏·宝界寺古诗,横浦十咏·宝界寺翻译,横浦十咏·宝界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黻

城中惟一寺,僧老雪盈头。
曾褒神仙到,仍多谏议游。
钟闻香火夕,碑隐桂杉秋。
可惜高堂上,双趺石不留。

横浦十咏·宝界寺译文

城郭之中仅此一座寺庙,寺中老僧须发皆白,如同积雪满头。

传说中曾有神仙降临此地,也常有敢于直谏的官员来此游览。

傍晚时分,钟声伴随着香火气息回荡,刻有文字的石碑掩映在桂树和杉树的秋色之中。

可惜的是,在高耸的大殿之上,却没有留下佛像的基石。

横浦十咏·宝界寺注释

  • 横浦十咏:刘黻所作的一组吟咏横浦一带景物的诗歌。
  • 宝界寺:位于横浦的一座寺庙。
  • 雪盈头:形容老僧头发全白,像积满了雪。盈,满。
  • :称扬,赞美。
  • 谏议:指谏议大夫,古代一种官职,负责规劝皇帝。
  • 香火夕:指傍晚时分的香火活动。
  • 双趺石:佛像的基座。趺,音fū,指佛像或神像的底座。

横浦十咏·宝界寺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宝界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点明宝界寺的地理位置和寺中老僧的形象。“城中惟一寺”表明寺庙在城中的特殊地位,也暗示了寺庙的清幽。老僧“雪盈头”则突出了寺庙的古老和僧人的修行。

颔联追溯寺庙的历史,既有神仙的传说,也有谏议大夫的游览,说明寺庙曾是名流聚集之地,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颈联描写寺庙的景象。“钟闻香火夕”表现了寺庙的宗教氛围,而“碑隐桂杉秋”则暗示了寺庙的古老和环境的清幽。

尾联抒发感慨。“可惜高堂上,双趺石不留”,诗人感叹寺庙殿堂高耸,却不见佛像的基石,暗示了寺庙的衰败和历史的变迁,也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宝界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世事的感悟。

刘黻[宋代]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a139022fe45330ce71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