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黻的诗>挽杨砥轩录参>

挽杨砥轩录参,刘黻挽杨砥轩录参全诗,刘黻挽杨砥轩录参古诗,挽杨砥轩录参翻译,挽杨砥轩录参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黻

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
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
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
祗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

挽杨砥轩录参译文

讣告传到家乡,人们都为之落泪,世间难以磨灭的是您贤良的名声。一生为官清正,只做州里的属官,到去世时人们还称赞您像砥石一样正直。停灵的宾馆里,夜烛燃尽一片寂静,书房的墨池边,晓梅独自开放,显得格外清雅。想必您是修炼成了仙丹,前往金华山的洞府成仙去了。

挽杨砥轩录参注释

  • :哀悼死者。
  • 杨砥轩:指杨砥,字砥轩,录参是其官职。
  • 录参:录事参军的简称,是州府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事务。
  • 讣(fù)落:讣告传到。
  • 乡山:家乡。
  • 泯(mǐn):磨灭。
  • 贤名:美好的名声。
  • 官正:为官公正廉洁。
  • 州掾(yuàn):州里的属官。掾,古代官府属员的通称。
  • 砥平:像砥石一样平正。砥,磨刀石。
  • 宾馆:停灵之处,供祭奠的场所。
  • 夜烛:夜晚祭奠用的蜡烛。
  • 墨池:砚台旁边储墨的水池。
  • 丹砂:道家炼丹的主要原料,指炼成的仙丹。
  • 金华洞:指金华山中的洞府,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挽杨砥轩录参讲解

这是一首哀悼杨砥轩的挽诗,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敬佩和哀思。

首联写杨砥轩去世的消息传到家乡,人们都为之悲痛,并强调他贤良的名声是不会被世人遗忘的,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赞扬了杨砥轩一生为官清正,即使官职不高,也始终保持正直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似砥平”的比喻,高度概括了杨砥轩的为人。

颈联描写了灵堂的景象和书房的清雅,用“夜烛已残”的寂静和“晓梅空点”的清幽,烘托出哀伤的气氛,也暗示了杨砥轩生前的高洁品格。

尾联用道家的神仙传说,想象杨砥轩是修炼成仙,前往金华山洞府,表达了对死者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作者希望杨砥轩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的心情。这种写法在古代挽诗中较为常见,可以冲淡一些悲伤的气氛。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赞扬了杨砥轩的品格,又表达了作者的哀思,是一首比较成功的挽诗。

刘黻[宋代]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811a5940a6714c54f2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