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昉的诗>题岱宗无字碑>

题岱宗无字碑,李昉题岱宗无字碑全诗,李昉题岱宗无字碑古诗,题岱宗无字碑翻译,题岱宗无字碑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昉

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
不因封禅穷民力,汉祖何缘便入关。

题岱宗无字碑译文

巨大的石头是从十八盘运来的,离宫和复道遍布整个泰山。如果不是为了封禅而耗尽民力,汉高祖刘邦怎么能够顺利地进入关中呢?

题岱宗无字碑注释

  • 岱宗:泰山的别称。
  • 无字碑:指泰山顶上秦始皇的无字碑,传说秦始皇登泰山封禅,自诩功德无量,却又无法用文字表达,故立无字碑。此处李昉借此讽刺。
  • 十八盘:泰山最险峻的一段山路。
  • 离宫复道:帝王宫殿之外的别宫,以及连接宫殿之间的道路,往往劳民伤财。
  • 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封,祭天;禅,祭地。
  • 汉祖:指汉高祖刘邦。
  • 入关:指刘邦攻入秦朝都城咸阳。

题岱宗无字碑讲解

这首诗借题咏泰山的无字碑,实则讽刺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劳民伤财。

首句“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描绘了泰山上大兴土木的景象,巨石是从险峻的十八盘艰难运来的,离宫复道遍布泰山各处,极言工程之浩大,耗费之巨大。这些工程显然是为了帝王的封禅大典而建,暗示了封禅的奢靡和劳民伤财。

后两句“不因封禅穷民力,汉祖何缘便入关”则笔锋一转,将封禅与汉高祖刘邦入关联系起来。诗人反问道,如果不是秦朝为了封禅而耗尽了民力,导致民怨沸腾,那么汉高祖刘邦又怎么会有机会攻入关中,推翻秦朝的统治呢?诗人将秦朝的灭亡归咎于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意义。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诗人巧妙地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劳民伤财的不满,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李昉[宋代]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0212663d418b2a9224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