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骆宾王的诗>望月有所思>

望月有所思,骆宾王望月有所思全诗,骆宾王望月有所思古诗,望月有所思翻译,望月有所思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骆宾王

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
圆光随露湛,碎影逐波来。
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
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
离居分照耀,怨绪共裴徊。
自绕南飞羽,空忝北堂才。

望月有所思译文

深秋时节,凉风凛冽,肃杀之气弥漫,千里大地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中。 圆润的月光随着露珠闪耀,破碎的月影随着波浪摇曳。 月光洁白如霜,照亮着玉砌的台阶,又如明镜一般,映照着孕育珠玉的蚌胎。 傍晚的景色衬托着边关,显得更加空旷寂寥,边塞的乐声夹杂着凄凉的哀怨。 身处两地,共同沐浴在这月光之下,心中的怨恨和思绪也一同徘徊不定。 我如同绕树而飞的南归之鸟,徒然忝居北堂,空有才华而无处施展。

望月有所思注释

  • 九秋:指深秋,农历九月。
  • 肃:肃杀,形容秋风的寒冷和萧瑟。
  • 月华:月光。
  • 湛:清澈明亮。
  • 玉砌:用玉石砌成的台阶,形容月光的洁白。
  • 珠胎:蚌腹中的珍珠,比喻美好的事物。
  • 关:边关,指边境的关隘。
  • 边声:边塞的乐声,多为哀怨之调。
  • 裴徊:同“徘徊”,来回走动,比喻心情犹豫不定。
  • 南飞羽:南归的鸟,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
  • 北堂:指家中,古代常以北堂为母亲的居室。
  • 忝:谦词,有愧于、辱没之意。

望月有所思讲解

这首诗是骆宾王在边塞思乡怀人的作品。诗歌以望月为引,抒发了作者身处边塞,思念家乡亲人,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点明时令和环境,渲染了深秋边塞的肃杀和空旷。颔联描绘了月光的形态和景象,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和明亮。颈联进一步描写了月光下的景物,以及边塞特有的声音,烘托了诗人的情感。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将月光比作霜和镜子,将诗人比作南飞的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骆宾王[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487962454813285dc8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