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商的诗>春日行营即事>

春日行营即事,刘商春日行营即事全诗,刘商春日行营即事古诗,春日行营即事翻译,春日行营即事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商

风引双旌马首齐,曹南战胜日平西。
为儒不解从戎事,花落春深闻鼓鼙。

春日行营即事译文

春风吹拂着两面旌旗,指引着战马并头前进,曹南一带战事获胜,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我身为一个读书人,并不懂得行军打仗之事,只是在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听到阵阵战鼓声。

春日行营即事注释

  • 行营:军队驻扎的地方,也指行军作战。
  •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进行描写。
  • 双旌:两面旗帜,代指军队。旌,古代一种旗帜。
  • 马首齐:马头并列,形容军队行进整齐。
  • 曹南:指曹州南部,大致在今山东省曹县一带。当时是战争地点。
  • 战胜:打了胜仗。
  • 日平西:太阳偏西,指傍晚时分。
  • 为儒:作为读书人。儒,指读书人。
  • 不解:不了解,不懂得。
  • 从戎事:指行军打仗的事情。从戎,指参军。
  • 花落春深:暮春时节,花已凋谢。
  • 鼓鼙(pí):战鼓。鼙,古代一种小鼓。

春日行营即事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随军出征,目睹战争胜利后所见所感的场景。

首联“风引双旌马首齐,曹南战胜日平西”,描绘了一幅军队凯旋的画面。春风吹拂着军旗,战马并头前进,暗示着军队的胜利和士气高昂。地点明确指出是曹南,时间则是夕阳西下的傍晚,交代了战争的背景和时间。

颔联“为儒不解从戎事”,是诗人的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对军事并不精通。这句话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战争的陌生感。

颈联“花落春深闻鼓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环境。落花表明已是暮春时节,而战鼓声则打破了春日的宁静,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紧张。诗人在落花的时节听到鼓声,更增添了一种伤感和无奈的情绪。

全诗语言朴实,描写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以及对战争的无奈。

刘商[唐代]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b83ba3c03116704ece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