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宰的诗>偶成>

偶成,刘宰偶成全诗,刘宰偶成古诗,偶成翻译,偶成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宰

木落山呈骨,泉空水反源。
知时秋燕去,负日午蜂喧。
玉粒炊晨甑,金英卧晚园。
岁寒今已暮,身世两忘言。

偶成译文

树叶凋零,山峦显露出嶙峋的骨骼;泉水枯竭,流水又倒流回源头。

秋燕知晓时节变化而离去,蜜蜂背负着阳光在午间喧闹。

用白米煮着早晨的饭,菊花在傍晚的花园里静静地舒展着花瓣。

一年将尽,天色渐晚,身世遭遇,都已让人淡忘,无话可说。

偶成注释

  • 偶成:随意写成,即兴之作。
  • 木落:树叶凋零。
  • 山呈骨:山显露出嶙峋的山骨。比喻树木凋零后,山势更加清晰。
  • 泉空:泉水枯竭。
  • 水反源:水流倒流回源头。形容水量减少。
  • 知时秋燕去:燕子懂得时节变化,秋天离去。燕子是候鸟,秋天南迁。
  • 负日:背负着阳光。
  • 午蜂喧:中午蜜蜂嗡嗡作响。
  • 玉粒:白米,形容米粒洁白如玉。
  • 炊晨甑:用甑(zèng)蒸煮早饭。甑,古代一种炊具。
  • 金英:指菊花。菊花在秋天开放,花色金黄。
  • 卧晚园:指菊花在傍晚的花园里开放。
  • 岁寒:一年将尽,天气寒冷。
  • 今已暮:现在已经到了傍晚,也指一年快要结束。
  • 身世:自身所处的境遇。
  • 两忘言:什么都不想说了。形容心情复杂,无从表达。

偶成讲解

这首诗是诗人刘宰晚年生活的一个侧面描写。诗人通过对深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看淡世事,心境平和的心情。

首联写深秋景象。“木落山呈骨,泉空水反源”:树叶凋零,山峦显露出嶙峋的骨骼,泉水也变得干涸,流水又倒流回源头。这两句写出了深秋肃杀、萧条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并不乐观。

颔联写动物的活动。“知时秋燕去,负日午蜂喧”:燕子懂得时节变化而离去,蜜蜂背负着阳光在午间喧闹。燕子的离去,更加衬托了秋天的萧瑟;蜜蜂的喧闹,则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这两句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写诗人的生活。“玉粒炊晨甑,金英卧晚园”:用白米煮着早晨的饭,菊花在傍晚的花园里静静地舒展着花瓣。这两句写诗人平淡的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安于现状,不求名利的心态。

尾联抒发感慨。“岁寒今已暮,身世两忘言”:一年将尽,天色渐晚,身世遭遇,都已让人淡忘,无话可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看淡世事,心境平和的心情。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如今已经到了暮年,对于身世遭遇,已经不再执着,而是选择淡忘,保持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晚年看淡世事,心境平和的心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自身生活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刘宰[宋代]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095021b17ecaa81dfb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