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焘的诗>题龙鹄山房>

题龙鹄山房,李焘题龙鹄山房全诗,李焘题龙鹄山房古诗,题龙鹄山房翻译,题龙鹄山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焘

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
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推家隐翠微。

题龙鹄山房译文

已经像是太平盛世里厌倦飞翔的鸟儿,杜鹃鸟又在劝说谁该回到山林? 好像还嫌弃我居住的地方像在城郭,不明白我为何不肯舍弃家业隐居在青山绿水间。

题龙鹄山房注释

  • 龙鹄山房:作者李焘在四川眉州所建的居所。龙鹄山,在眉州青神县西南。
  • 清时:太平盛世。
  • 鸟倦飞:鸟儿厌倦了飞翔,比喻作者厌倦了官场生活。
  •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催归。其鸣声凄切,常被用作思归的意象。
  • 阿谁:谁。
  • 城郭:指城市,这里指官场。
  • 推家:舍弃家业。
  • 翠微:青翠的山色,指隐居之地。

题龙鹄山房讲解

这首诗是李焘题写在自己所建的龙鹄山房之上的。诗中流露出作者想要隐退山林,却又难以割舍世俗牵绊的矛盾心情。

首联“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以鸟喻人,点明了作者身处太平盛世,却感到疲惫厌倦的心情。“鸟倦飞”是实写,也暗示了作者厌倦官场,想要退隐。“杜鹃更劝阿谁归”是虚写,杜鹃鸟的鸣叫声声催人归,更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既有归隐之意,又有所顾虑。

颔联“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推家隐翠微”,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诗人好像还嫌弃自己的住所仍然像在城郭之中,言外之意是未能彻底摆脱世俗的影响。诗人也自问,不明白自己为何不肯舍弃家业,隐居在青山绿水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语言朴实,意蕴深刻,表达了作者身处官场,心向山林,却又难以彻底摆脱世俗牵绊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的矛盾心理。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自由,又有对家庭、事业的责任感,难以真正做到彻底的归隐。

李焘[宋代]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6dd1df11cf73deb855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