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焘的诗>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李焘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全诗,李焘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古诗,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翻译,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焘

春日行郊坰,南风初唱予。
相携出城郭,著意买江湖。
句好从儿觅,杯乾任客呼。
长年足诗酒,此外复何须。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译文

明媚的春日里我来到郊外,广阔的田野上吹拂着温暖的南风,仿佛在轻轻吟唱着“予”字。大家相伴走出热闹的城郭,特意寻觅这片宁静的江湖风光。有了好的诗句,就让孩子们去推敲琢磨;杯中的酒喝干了,就任凭客人们随意呼唤添酒。我常年不缺诗歌和美酒相伴,除此之外,又还需要什么呢?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注释

  • 三月二十日:指农历三月二十日。
  • 出郊:到郊外。
  • 泛舟:乘船游玩。
  • 西津:指西津渡,多有古渡口名为西津。
  • 予字:诗题中的韵脚字。
  • 坰(jiōng):郊外,田野。
  • 南风:温暖的风,暗指春风。
  • 唱予:指南风吹拂,仿佛在吟唱“予”字。
  • 相携:互相携手,指结伴同行。
  • 城郭:城墙和外墙,这里代指城市。
  • 著意:特意,用心。
  • 江湖:本指江河湖泊,这里指自然风光。
  • 句好从儿觅:有了好的诗句,让孩子们去琢磨推敲。
  • 儿:指家人中的年轻后辈,这里可理解为孩子们。
  • 杯乾任客呼:杯中的酒喝干了,任凭客人们随意呼唤添酒。
  • 长年:常年,经常。
  • 足:足够,不缺。
  • 此外:除了这些。
  • 何须:还需要什么。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与友人出郊游玩、泛舟西津的闲适心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淡泊的处世态度。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主题。“春日行郊坰,南风初唱予”,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游图。温暖的南风吹拂着田野,诗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舒畅。“唱予”二字,既点明了诗题中的韵脚字,又赋予了南风以灵性,使人感到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颔联描写了出游的目的和所见。“相携出城郭,著意买江湖”,诗人与友人相伴走出喧嚣的城市,特意寻觅这片宁静的江湖风光。“相携”二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著意”二字,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描写了诗人创作诗歌和饮酒的场景。“句好从儿觅,杯乾任客呼”,诗人有了好的诗句,就让孩子们去推敲琢磨;杯中的酒喝干了,就任凭客人们随意呼唤添酒。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创作的随意性和饮酒的豪放不羁,也反映了诗人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年足诗酒,此外复何须”,诗人常年不缺诗歌和美酒相伴,除此之外,又还需要什么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满足和对名利富贵的鄙弃。诗人认为,只要有诗歌和美酒相伴,生活就足够了,不需要再追求其他的东西。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淡泊的处世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明快,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李焘[宋代]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69059e48d7918100c1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