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楼璹的诗>织图>

织图,楼璹织图全诗,楼璹织图古诗,织图翻译,织图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楼璹

吴蚕一再眠,竹屋下帘幕。
拍手弄婴儿,一笑姑不恶。
风来麦秀寒,雨过桑沃若。
日高蚕未起,谷鸟鸣百箔。

织图译文

蚕儿已经历过两次眠期,农家竹屋低垂着帘幕。 妇女拍着手逗弄着婴儿,笑着说:“孩子真乖!” 风吹来,抽穗的麦子感到寒意,雨后,桑叶显得肥沃润泽。 太阳已经很高了,蚕儿却还没有起身,谷间的鸟儿在数百张箔纸上鸣叫。

织图注释

  • 吴蚕:指江浙一带的蚕。吴地以产丝闻名。
  • 一再眠:指蚕经历两次眠期。蚕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几次“眠”,即停止进食,蜕皮生长。
  • 竹屋:用竹子搭建的房屋,农家简陋的住所。
  • 下帘幕:放下帘子。
  • :暂且,姑且。
  • :厌恶,不好。此处指婴儿乖巧可爱。
  • 麦秀:麦子抽穗。
  • 沃若:肥沃润泽的样子。
  • 日高:太阳已经很高了。
  • :用竹篾或芦苇编成的席子,养蚕时用来铺垫蚕儿。
  • 百箔:形容数量很多。

织图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养蚕的景象,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恬淡和乐。

首联点明时间,吴地的蚕已经经历两次眠期,农家开始忙碌起来。竹屋低垂的帘幕,暗示了室内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蚕的生长。

颔联描写农妇的形象,她一边照顾蚕儿,一边逗弄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个“恶”字,表达了她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颈联描写了农田的景象,风吹麦浪,雨润桑叶,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也暗示了养蚕的顺利。

尾联描写了蚕儿和鸟儿的活动,太阳已经很高了,蚕儿却还没有起身,说明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谷间的鸟儿在蚕箔上鸣叫,增添了田园的生机和活力。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展现了江南农村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楼璹[宋代]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50696ca134c55de2c9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