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楼璹的诗>大起>

大起,楼璹大起全诗,楼璹大起古诗,大起翻译,大起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楼璹

盈箱大起时,食桑声似雨。
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
呼儿刈青麦,朝饭已过午。
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

大起译文

满箱的蚕宝宝开始大量进食的时候,吃桑叶的声音就像下雨一样。春风吹拂,蚕老了,蚕妇却不知道,依旧忙碌得不可开交。她呼唤儿子去割青麦,早饭都已经过了中午才吃。那些轻佻的歌曲换来了绫罗绸缎,要知道这对于穿着青布裙的农家女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

大起注释

  • 盈箱:满箱。形容蚕的数量很多。
  • 大起:指蚕开始大量进食。蚕生长到一定阶段,食量会大增。
  • 食桑声似雨:蚕吃桑叶的声音像下雨一样。形容蚕吃桑叶声音的密集和响亮。
  • 春风老不知:春风已老,意即春天将尽,蚕也快要老熟了,指养蚕时间紧迫。
  • 蚕妇:养蚕的妇女。
  • 忙如许:非常忙碌。许,如此,这样。
  • 刈(yì):割。
  • 青麦:尚未成熟的麦子,可作饲料。
  • 朝饭已过午:早饭已经过了中午才吃。形容蚕妇忙碌,无暇按时吃饭。
  • 妖歌:指轻佻的歌曲,这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换取绫罗绸缎。
  • 绫罗:精美的丝织品。
  • 青裙女:穿着青布裙的女子,指贫苦的养蚕女。

大起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养蚕农妇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通过对蚕食桑叶声、蚕妇忙碌的身影以及生活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农妇为了生计,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场景。

诗歌首先描绘了蚕大量进食时的情景,用“食桑声似雨”来形容,突出了蚕的数量之多和蚕妇劳动的繁忙。接着,诗人用“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点明了农妇劳作的紧迫性,以及她们为了生计而不知疲倦的付出。 “呼儿刈青麦,朝饭已过午”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农妇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繁重,她们甚至忙得连按时吃饭都顾不上。

最后,诗人以“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作结,揭示了社会的不公,那些绫罗绸缎往往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而对于辛勤劳作的农妇来说,想要获得这些美好的东西却非常困难。 诗人表达了对农妇的同情,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对典型场景和细节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农妇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

楼璹[宋代]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95fc8c5926c6e01e12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