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人怀着对敬亭山的思念,那春愁是多么渺茫啊。谢公墩上的月光,已经照耀着你返回江西的船只。
船头花瓣纷乱飞舞,斟满酒,敲起鼓,为你送行。四处顾盼,却无法感到欢快,悲歌高唱,泪如雨下。
你曾壮志凌云,远游南海,还穿上了从事的官服。骑着带有青色连钱花纹的骏马,奔驰着开辟险峻的山路。
南归之路阻碍重重,你只能寄食在赣江边。多谢尚书大人,看得起你这落魄的客人,给予你良好的待遇。
高高的宴席上摆满了精美的食物,宾客多得像流动的云彩。你舞起剑来,能吓退万人,谈论起兵法,满座皆惊。
年华像流水般逝去,我已经五次看到杨柳变绿。夜夜梦见故乡的山,浮云笼罩着山间的弯曲之处。
这次出行不能久留,却又遥望你返回江东。那里人烟稀少,村落空旷,只有鸟儿在烟雾弥漫的树林间啼叫。
你要殷勤地问候家中的高堂老母,依次拜访乡里的邻居。山栗和木瓜,红红绿绿,在紫色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放开船只,在明月下尽情游玩,穿上木屐,登上翠绿的山峰。春风已经等待你很久了,都快把你的薜萝衣吹老了。
在南平二月将尽的时候,忽然要和你告别,心中惆怅不已。握着你的手臂,一起倾诉心声,我知道你有着不凡的节操。
东游也是我所希望的,期待着在秋风中与你再次相会。到时要带着采石的酒,高声吟唱敬亭山的诗篇。
这首诗是诗人刘崧送别朋友孙景贤返回江东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漂泊不定的感慨。
首联点明送别的主题,表达了朋友对故乡敬亭山的思念之情,以及诗人淡淡的愁绪。颔联描写送别的场景,渲染了离别的气氛。颈联追忆朋友的往事,赞扬了他的才华和气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颈联感慨时光流逝,抒发了思乡之情。尾联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和期盼,以及自己也想东游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敬亭山”、“谢公墩”、“花”、“雨”、“杨柳”、“浮云”、“山栗”、“木瓜”、“明月”、“春风”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优美而略带忧伤的意境。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朋友的“壮游南海”与自己“寄食赣江侧”,朋友的“舞剑万人却,谈兵四座闻”与自己的“年华逐流水”,这些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和对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