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涛的诗>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

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李涛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全诗,李涛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古诗,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翻译,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涛

隔江招手见高亭,来谒嵩溪听水声。
纵是远公今不出,也须强起送渊明。

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译文

隔着江水招手,就能望见高耸的亭台,前来拜访嵩溪,是为了聆听溪水潺潺的声音。即使是慧远大师今天不再出山,也定会强撑起身子,来送别像陶渊明一样高洁的贤士。

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注释

  • 广寿长老文杰:广寿寺的长老文杰。
  • 嵩溪:嵩溪,地名,在今江西省境内。
  • 偈(jì):佛教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用四句或八句诗表达佛教哲理。
  • 隔江:隔着江水。
  • 招手:招手示意。
  • 高亭:高耸的亭台。
  • 谒(yè):拜见,拜访。
  • 嵩溪:指嵩溪。
  • 远公:即慧远,东晋时高僧,在庐山建立东林寺,隐居修行,曾立誓“影不出户,迹不入俗”,以示其隐逸之志。
  • 也须:也应该,也必须。
  • 强起:勉强起身。
  •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其高洁的人格和隐逸的生活而闻名。

为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讲解

这首诗是李涛为广寿长老文杰所作的偈诗,表达了对文杰长老的敬佩之情。诗歌通过描写嵩溪的秀丽景色,以及用慧远和陶渊明的典故,烘托出文杰长老的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

首句“隔江招手见高亭”,点明了嵩溪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点。诗人隔着江水就能看到高耸的亭台,可见嵩溪景色之美。次句“来谒嵩溪听水声”,说明了诗人拜访嵩溪的目的,是为了聆听溪水的声音,感受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文杰长老隐居于此的清静生活。

后两句“纵是远公今不出,也须强起送渊明”,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文杰长老的极高敬意。慧远大师隐居庐山,曾立誓不出山门。陶渊明是著名的隐逸诗人,品格高洁。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说明即使是像慧远大师这样隐逸的高僧,如果文杰长老要离开嵩溪,也会破例起身相送,可见文杰长老的品格之高尚。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杰长老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李涛[唐代]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7ce28b4f9c8c1a318b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