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崧的诗>尝山药>

尝山药,刘崧尝山药全诗,刘崧尝山药古诗,尝山药翻译,尝山药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刘崧

谁种山中玉,修圆故自匀。
野人寻得惯,带雨劚来新。
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春。
商芝亦何事,空负白头人。

尝山药译文

是谁在山中种植了这如玉般的山药?它生长得圆润而修长,天然匀称。乡野之人早已习惯寻觅它的踪迹,带着雨水,刚刚从土里挖出,格外新鲜。山药的滋味能够温暖丹田,它的香气凝结着石髓般的春天气息。比起商山四皓,追求隐逸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他们只是空自辜负了这白头之年。

尝山药注释

  • 尝:品尝。
  • 山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富含淀粉。
  • 玉:比喻山药的色泽和质地。
  • 修圆:形容山药生长得圆润修长。
  • 故自匀:天然匀称。故:本来。自:自然。匀:均匀。
  • 野人:乡野之人。
  • 劚(zhú):挖掘。
  • 丹田:道家指人体脐下气海所在之处,是精气储藏之所。
  • 石髓:指山石中的精华,比喻山药的珍贵。
  • 商芝: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四位著名隐士,因避秦乱隐居商山,汉高祖屡次请他们出山辅佐,终成美谈。
  • 何事:指追求隐逸。
  • 空负:白白辜负。

尝山药讲解

这首诗题为《尝山药》,是诗人品尝山药后有感而发。诗歌通过赞美山药的形态、味道和功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点明山药的来历和特点,用“谁种山中玉”设问,引人入胜,又以“修圆故自匀”描写山药的形态,突出了其天然的美感。

颔联描写山药的采摘过程,用“野人寻得惯,带雨劚来新”展现了山药的新鲜和乡野之人的勤劳。

颈联描写山药的功效和味道,用“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春”突出了山药的滋补作用和美好的口感,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尾联是诗歌的点睛之笔,诗人将山药与商山四皓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空负白头,追求隐逸并无实际意义,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享受自然的旷达胸襟。诗人认为真正的隐逸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体会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赞美了山药的品质,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756359dac8a3effba8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