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来鹄的诗>游鱼>

游鱼,来鹄游鱼全诗,来鹄游鱼古诗,游鱼翻译,游鱼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来鹄

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
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

游鱼译文

拨弄着水萍,躲藏在荇菜旁边,鱼儿心思犹豫不决。摇动着尾巴,舒展着鱼鳍,追逐着缓慢的流水。它们大概是害怕那碧绿陡峭的岩石下的深水吧,那里有像细线一样的藤蔓,月亮的倒影也像弯钩一般。

游鱼注释

  • 弄萍:拨弄水萍。萍,浮萍,一种水生植物。
  • 隈(wēi):角落,水边。
  •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圆形。
  • 夷犹:犹豫不决的样子。
  • 掉尾:摇动尾巴。
  • 扬鬐(qí):舒展鱼鳍。鬐,鱼鳍。
  • 慢流:缓慢的流水。
  • 碧岩岩:形容岩石碧绿而陡峭。
  • 浮藤如线:指水面上漂浮的藤蔓像细线一样。
  • 月如钩:指月亮的倒影弯曲如钩。

游鱼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鱼儿对未知环境的谨慎和试探。

首联“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生动地描绘了鱼儿悠闲自在的状态。它们拨弄着水萍,藏身于荇菜之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但同时,它们又摇动尾巴,舒展鱼鳍,追逐着缓慢的流水,享受着自由自在的乐趣。

后两句“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则暗示了鱼儿犹豫的原因。它们可能害怕碧绿陡峭的岩石下的深水,那里环境复杂,潜藏着危险。水面上漂浮的藤蔓像细线一样,月亮的倒影也弯曲如钩,更增添了神秘和不可预测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鱼儿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也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赞美。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清新,富有情趣。

来鹄[唐代]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254a22de23136d2000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