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来鹄的诗>圣政纪颂>

圣政纪颂,来鹄圣政纪颂全诗,来鹄圣政纪颂古诗,圣政纪颂翻译,圣政纪颂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有圣有神,风销日已。
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无典无法,顽肩奡比。
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
言得非排,文得圣齿。
表表如见者,莫若乎史。
是知朴绳休结,正简斯若。
君诰臣箴,觚编毫络。
前书后经,规善鉴恶。
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呜呼!贞观多吁,永徽多俞。
廷日发论,殿日发谟。
牙孽不作,鸟鼠不除。
论出不盖,谟行不纡。
楹然史臣,蛇然史裾。
瞠瞠而视,逶逶而窭。
翘笔当面,决防纳污。
不梏尔智,不息我愚。
执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
圣牍既多,尧风不浅。
颂编坦轴,君出臣显。
若俨见旒,若俯见冕。
无闲殿旷廷,无尸安素宴。
三皇不亡,五帝不翦。
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后相图身,天子专问。
我独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见嫌,倚相在摈。
秉笔如今,随班不进。
班退史归,惘然畴依。
奏问莫睹,嘉谟固稀。
取彼诰命,禄为国肥。
炯哉时皇,言必成章。
德宣五帝,道奥三皇。
如何翌臣,嚵肉嗜亡皿。
觜距磨抉,楅衡拘长。
控截僚位,占护阳光。
垣私藩已,远史廋唐。
俾德音嘉访,默缩暗亡。
咽典噤法,盖圣笼昌。
曷以致此,史文不张。
后必非笑,将来否臧。
谓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
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贞观业,有永徽纲。
亦匿匪见,亦寝匪彰。
赖有后臣,斯言不佞。
伊尹真心,太甲须圣。
事既可书,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陈不敬。
曰逐史之喻,请以物并。
且十夫树杨,一夫欲竞。
栽既未牢,摒岂能盛!帝业似栽,逐史似摒。
穆宗怃然,若疚若茜。
昔何臣斯,隐我祖正。
不传亲问,不写密诤。
孰示来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
史题笔来,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
獬豸侧头,螭虬摆湿。
握管绝怡,当殿而立。
君也尽问,臣也倒诚。
磊磊其事,镗镗其声。
大何不显,细何不明。
语未绝绪,史已录成。
谓之何书,以政纪名。
伊纪清芳,可昭典坟。
古师官鸟,昔圣官云。
方之我后,录里书分。
录有君法,书有君文。
君法君文,在圣政纪云。
殿无闲时,廷无旷日。
云诹波访,倦编刓笔。
君劬臣劳,上讨下述。
惟勤惟明,在圣政纪出。
至德何比,至教焉如?孰窥孰测,外夷内储。
谓君有道乎,臣有谟欤?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
一体列秩,同力翼戴。
祈福去邪,绝防无碍。
国章可披,唐文可爱。
善咨不偷,嘉论不盖。
不偷不盖,在圣政纪载。
谅夫!总斯不朽,可悬魏阙。
愚得是言,非讪非伐。
实谓医臣浑沌,开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发。
惟我之有颂兮,奚斯跃而董狐蹶。

圣政纪颂译文

三皇的事迹没有文字记载,五帝的事迹也没有详细记载。即使有圣人有神人,他们的功绩也像风吹日晒一样消逝了。没有教诲,没有老师,生来死去就结束了。没有典籍,没有法度,人们像顽固的肩膊和傲慢的奡一样。

三皇确实有所作为,五帝确实有所治理。他们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大业,他们的功绩不会昏暗,不会崩塌。言论能够得以陈述,文章能够被圣人采纳。要说有什么能像亲眼看到一样清楚地记录历史,那莫过于史书了。

由此可知,质朴的绳结应该停止使用,端正简明的史书应该受到重视。君王的诰命,臣子的规谏,都用竹简和毛笔详细记录下来。之前的史书,后来的经书,都用来规范善行,鉴戒恶行。国家的重大典章,怎么可以轻视忽略呢?

唉!贞观年间,君臣之间多有商议;永徽年间,朝廷之上多有谋划。奸邪的萌芽没有滋生,为害的鸟鼠没有藏身。提出的意见不会被压制,实行的谋略不会被延误。正直的史官像殿柱一样屹立,史官的衣摆像蛇一样逶迤。他们睁大眼睛注视着,弯腰低头地搜集史料。他们高举史笔,当面直书,坚决防止邪恶污秽的侵入。不限制你们的智慧,也不埋没我的愚拙。秉持正直的言论,直接记载史实。

因此,朝廷的典章制度才如此灿烂,朝廷的正直敢谏之士才如此卓异。圣明的君王的文告很多,尧舜时代的淳朴风尚也不浅薄。颂扬功德的史书平坦舒展,君王的德行因臣子的记载而彰显。读史书就像亲眼看见君王头戴皇冠,身穿冕服。没有闲置的宫殿,没有空旷的朝廷,没有尸位素餐的安逸享乐。三皇的功绩没有消亡,五帝的事业没有被埋没。唐太宗得到了史书,史官的职能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等到后来的宰相为了自身利益而谋划,天子亲自过问史事。我独自坚持直言进谏,史官不能接近。丘明因为直言而被嫌弃,倚相因为讽谏而被贬黜。如今执笔的史官,只能跟随百官列队,难以进言。百官退朝后,史官独自归去,茫然不知依靠谁。进奏问询的事情无法见到,美好的谋划也很稀少。只是摘取一些诰命文书,用国家的俸禄来养肥自己。

英明的当今皇上啊,言语必定成章法。您的德行宣扬了五帝的功绩,您的道义深奥得可以媲美三皇。要如何辅佐您这样的君王呢?那些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就像嗜食腐肉一样最终会灭亡。他们磨利牙齿,伸长嘴巴,用枷锁来束缚贤能之士。他们控制和截取官位,把持和遮蔽阳光。他们扩建私人园林,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疏远史官,隐匿唐尧时代的盛况。使得美好的德音和嘉言懿行,默默地消减和暗淡。他们压制典章制度,禁锢法令条文,用虚假的繁荣来掩盖圣明的真实光辉。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就是因为史书没有得到充分的记载和张扬。后人必定会嘲笑,将来的人一定会否定和贬低。他们会说宫殿空虚,御座荒废,朝廷昏聩,百官荒唐。他们不知道奸邪的蒙蔽,文章的遗失。贞观年间的伟业,永徽年间的纲纪,也被隐藏起来,不为人所见,被废弃不用,不被彰显。

幸好还有后世的臣子,敢于说出这些不中听的话。他们怀有伊尹的真心,期待着像商朝太甲一样的圣明君主出现。既然事情是可以记载的,为什么史官不被任用呢?这实在是之前欺骗君王,现在又大陈不敬之罪啊。

可以用驱逐史官的比喻,和某种事物相提并论。好比十个人种树,一个人想要争夺。树苗还没有栽牢固,驱逐种树的人,难道能够兴盛吗?帝王的事业就像种树,驱逐史官就像摒弃种树人。

唐穆宗听了之后,茫然若失,好像生病一样,又好像惭愧一样。他感叹说:“过去是哪个臣子,隐瞒了我们祖先的正道?不传达君王的亲口问询,不记录大臣的秘密谏诤。谁来昭示后代,用来光大神圣的政治呢?”

于是,上天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急切地征召史官。史官拿着笔走来,大声呵斥着进入朝廷。他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不摇摆不定,不谦让退缩。獬豸也侧着头,螭龙也甩动着湿淋淋的身躯。他握着笔,神情专注,毫不动摇,站在殿堂上。君王也尽情地发问,臣子也竭尽诚意地回答。事情无论大小,都清晰明白。话音还没有落下,史官就已经记录完成。

称这部史书为什么呢?就用“政纪”来命名。这部政纪清正芬芳,可以昭示典籍坟典。古代的史官效法鸟的足迹来记录,古代的圣人效法云的形状来制定官制。与我们后世相比,记录的内容详尽而分明。记录的内容有君王的法度,书写的内容有君王的文采。君王的法度,君王的文采,都在这部《圣政纪》中记载。

朝廷之上没有闲散的时候,朝廷之上没有虚度的日子。君王广泛地咨询,勤勉地访问,勤奋地编撰,笔都磨秃了。君王勤劳,臣子辛劳,上面探讨,下面陈述。唯有勤勉,唯有英明,都体现在这部《圣政纪》中。

至高的德行,用什么来比拟?至善的教化,又该如何效法?谁能够窥探和测度?无论是外夷还是国内。有人说君王有道义,臣子有谋略吗?有道义,有谋略,都记载在这部《圣政纪》中。

君臣一体,各司其职,同心协力,辅佐君王。祈求幸福,驱除邪恶,杜绝防碍,毫无阻碍。国家的典章制度可以公开披阅,唐朝的文章可以令人喜爱。美好的进谏不会被窃取,嘉美的议论不会被压盖。不窃取,不压盖,都记载在这部《圣政纪》中。

实在值得称赞啊!总括这些不朽的功业,可以悬挂在魏阙之上。我得到这些言论,不是为了诽谤,也不是为了攻击。实在是因为我希望能够成为医治君王昏聩的良臣,开阔君王的视野。妖妄之物就会纷纷死去,圣明的光辉就会焕发。只有我们才有颂扬的文字啊,希望奚斯能够欣喜若狂,董狐能够从地上跳起来。

圣政纪颂注释

  •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三皇五帝时代久远,史料缺乏,故事迹记载不详。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为中华人文始祖。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书:记载。纪:详细记载。
  • 风销日已: 像风吹日晒一样消逝。形容时间久远,事迹湮没。销:消散。已:停止,消失。
  • 顽肩奡比: 比喻人们顽固傲慢。顽肩:指不听劝谏,坚持己见的人。奡:人名,传说中的大力士,性情傲慢。
  • 成天造地: 成就开天辟地的大业。形容功绩伟大。
  • 不昏不圯: 不会昏暗,不会崩塌。形容功绩长存,不会被磨灭。昏:昏暗。圯:崩塌。
  • 朴绳休结: 质朴的绳结应该停止使用。比喻应抛弃原始简陋的记录方式。
  • 正简斯若: 端正简明的史书应该受到重视。若:顺从,肯定。
  • 君诰臣箴: 君王的诰命,臣子的规谏。诰:告诫,训示。箴:规劝,劝诫。
  • 觚编毫络: 用竹简和毛笔详细记录。觚:古代书写用的竹简。编:用绳子将竹简编联成册。毫:毛笔。络:连接。
  • 国之大章: 国家的重大典章制度。章:典章制度。
  • 贞观多吁,永徽多俞: 贞观、永徽年间,君臣之间多有商议。吁:叹息,引申为商议。俞:赞同,允诺。
  • 牙孽不作,鸟鼠不除: 奸邪的萌芽没有滋生,为害的鸟鼠没有藏身。牙孽:比喻奸邪的萌芽。鸟鼠:比喻为害的奸佞小人。
  • 论出不盖,谟行不纡: 提出的意见不会被压制,实行的谋略不会被延误。盖:掩盖,压制。纡:延误,曲折。
  • 楹然史臣,蛇然史裾: 正直的史官像殿柱一样屹立,史官的衣摆像蛇一样逶迤。形容史官的正直和辛劳。楹:殿柱。裾:衣摆。
  • 瞠瞠而视,逶逶而窭: 睁大眼睛注视着,弯腰低头地搜集史料。形容史官的认真和细致。瞠瞠:睁大眼睛。逶逶:弯曲,低头。窭:贫穷,引申为搜集。
  • 翘笔当面,决防纳污: 高举史笔,当面直书,坚决防止邪恶污秽的侵入。形容史官的正直和勇敢。翘:高举。
  • 不梏尔智,不息我愚: 不限制你们的智慧,也不埋没我的愚拙。形容君王的开明和史官的忠诚。梏:束缚,限制。息:停止,埋没。
  • 执言直注,史文直敷: 秉持正直的言论,直接记载史实。形容史官的公正和客观。注:记载。敷:陈述,铺开。
  • 粲粲朝典,落落廷謇: 朝廷的典章制度如此灿烂,朝廷的正直敢谏之士如此卓异。粲粲:灿烂,光彩。落落:卓异,与众不同。廷謇:朝廷上正直敢谏的官员。
  • 圣牍既多,尧风不浅: 圣明的君王的文告很多,尧舜时代的淳朴风尚也不浅薄。牍:文书,文告。尧风:尧舜时代的淳朴风尚。
  • 颂编坦轴,君出臣显: 颂扬功德的史书平坦舒展,君王的德行因臣子的记载而彰显。坦轴:平坦舒展。
  • 若俨见旒,若俯见冕: 读史书就像亲眼看见君王头戴皇冠,身穿冕服。形容史书的真实和生动。旒:古代帝王帽子上悬挂的装饰物。冕:古代帝王戴的帽子。
  • 无闲殿旷廷,无尸安素宴: 没有闲置的宫殿,没有空旷的朝廷,没有尸位素餐的安逸享乐。形容朝廷的勤政和节俭。尸:指尸位素餐的人。素宴:指朴素的宴席。
  • 后相图身,天子专问: 后来的宰相为了自身利益而谋划,天子亲自过问史事。
  • 丘明见嫌,倚相在摈: 丘明因为直言而被嫌弃,倚相因为讽谏而被贬黜。丘明:春秋时期的史官,著有《春秋》。倚相:人名,善于讽谏。摈:抛弃,贬黜。
  • 随班不进: 只能跟随百官列队,难以进言。
  • 惘然畴依: 茫然不知依靠谁。畴:谁。
  • 嘉谟固稀: 美好的谋划也很稀少。谟:计谋,谋划。
  • 禄为国肥: 用国家的俸禄来养肥自己。形容贪污腐败。
  • 炯哉时皇,言必成章: 英明的当今皇上啊,言语必定成章法。炯:明亮。章:章法,准则。
  • 德宣五帝,道奥三皇: 您的德行宣扬了五帝的功绩,您的道义深奥得可以媲美三皇。奥:深奥。
  • 嚵肉嗜亡: 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就像嗜食腐肉一样最终会灭亡。嚵:贪吃。
  • 觜距磨抉,楅衡拘长: 他们磨利牙齿,伸长嘴巴,用枷锁来束缚贤能之士。觜距:鸟类的嘴巴和爪子,比喻奸佞小人的利爪。磨抉:磨利。楅衡:古代用来约束牛马的器具,比喻束缚。
  • 控截僚位,占护阳光: 他们控制和截取官位,把持和遮蔽阳光。比喻奸佞小人把持朝政,排斥贤能。
  • 垣私藩已,远史廋唐: 他们扩建私人园林,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疏远史官,隐匿唐尧时代的盛况。垣:墙,指园林的围墙。藩:屏障,指势力范围。廋:隐藏,隐匿。
  • 俾德音嘉访,默缩暗亡: 使得美好的德音和嘉言懿行,默默地消减和暗淡。俾:使。
  • 咽典噤法,盖圣笼昌: 他们压制典章制度,禁锢法令条文,用虚假的繁荣来掩盖圣明的真实光辉。咽:吞咽,压制。噤:禁止说话。笼昌:掩盖兴盛。
  • 曷以致此,史文不张: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就是因为史书没有得到充分的记载和张扬。曷:为什么。张:张扬,显扬。
  • 后必非笑,将来否臧: 后人必定会嘲笑,将来的人一定会否定和贬低。否臧:否定和赞扬,指评价。
  • 谓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 他们会说宫殿空虚,御座荒废,朝廷昏聩,百官荒唐。扆:屏风,古代帝王御座后面的屏风。逸:荒废。懵:昏聩。
  • 亦匿匪见,亦寝匪彰: 也被隐藏起来,不为人所见,被废弃不用,不被彰显。匪:不。
  • 伊尹真心,太甲须圣: 他们怀有伊尹的真心,期待着像商朝太甲一样的圣明君主出现。伊尹:商朝名臣,辅佐商汤灭夏。太甲:商汤的孙子,初期昏庸,后被伊尹放逐,经过反省后成为贤明君主。
  • 事既可书,史何不命: 既然事情是可以记载的,为什么史官不被任用呢?命:任用。
  • 乃具前欺,大陈不敬: 这实在是之前欺骗君王,现在又大陈不敬之罪啊。具:全部,都。陈:陈述。
  • 曰逐史之喻,请以物并: 可以用驱逐史官的比喻,和某种事物相提并论。
  • 且十夫树杨,一夫欲竞: 好比十个人种树,一个人想要争夺。夫:人。竞:争夺。
  • 栽既未牢,摒岂能盛: 树苗还没有栽牢固,驱逐种树的人,难道能够兴盛吗?摒:驱逐,排除。
  • 穆宗怃然,若疚若茜: 唐穆宗听了之后,茫然若失,好像生病一样,又好像惭愧一样。穆宗:唐朝皇帝。怃然:失意的样子。疚:疾病。茜:红色,引申为惭愧。
  • 昔何臣斯,隐我祖正: 过去是哪个臣子,隐瞒了我们祖先的正道?斯:这,这里指臣子。
  • 孰示来朝,以光神政: 谁来昭示后代,用来光大神圣的政治呢?孰:谁。神政:神圣的政治。
  •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 于是,上天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急切地征召史官。震吸:形容声音巨大。征奔召急:形容征召的急切。
  •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 他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不摇摆不定,不谦让退缩。端耳:竖起耳朵。抗目:睁大眼睛。撝:摇摆,谦让。挹:谦让退缩。
  • 獬豸侧头,螭虬摆湿: 獬豸也侧着头,螭龙也甩动着湿淋淋的身躯。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善恶。螭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
  • 握管绝怡,当殿而立: 他握着笔,神情专注,毫不动摇,站在殿堂上。怡:喜悦,这里指专注。
  • 君也尽问,臣也倒诚: 君王也尽情地发问,臣子也竭尽诚意地回答。倒诚:竭尽诚意。
  • 磊磊其事,镗镗其声: 事情无论大小,都清晰明白。磊磊:清晰,明白。镗镗:形容声音洪亮。
  • 谓之何书,以政纪名: 称这部史书为什么呢?就用“政纪”来命名。
  • 伊纪清芳,可昭典坟: 这部政纪清正芬芳,可以昭示典籍坟典。伊:这。典坟:典籍。
  • 古师官鸟,昔圣官云: 古代的史官效法鸟的足迹来记录,古代的圣人效法云的形状来制定官制。
  • 录里书分: 记录的内容详尽而分明。
  • 君法君文,在圣政纪云: 君王的法度,君王的文采,都在这部《圣政纪》中记载。
  • 殿无闲时,廷无旷日: 朝廷之上没有闲散的时候,朝廷之上没有虚度的日子。
  • 云诹波访,倦编刓笔: 君王广泛地咨询,勤勉地访问,勤奋地编撰,笔都磨秃了。诹:咨询。刓:磨损。
  • 君劬臣劳,上讨下述: 君王勤劳,臣子辛劳,上面探讨,下面陈述。劬:劳苦。讨:探讨。
  • 惟勤惟明,在圣政纪出: 唯有勤勉,唯有英明,都体现在这部《圣政纪》中。
  • 至德何比,至教焉如: 至高的德行,用什么来比拟?至善的教化,又该如何效法?
  • 孰窥孰测,外夷内储: 谁能够窥探和测度?无论是外夷还是国内。
  • 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 有道义,有谋略,都记载在这部《圣政纪》中。
  • 一体列秩,同力翼戴: 君臣一体,各司其职,同心协力,辅佐君王。列秩:各司其职。翼戴:辅佐拥戴。
  • 祈福去邪,绝防无碍: 祈求幸福,驱除邪恶,杜绝防碍,毫无阻碍。
  • 国章可披,唐文可爱: 国家的典章制度可以公开披阅,唐朝的文章可以令人喜爱。披:披阅,阅读。
  • 善咨不偷,嘉论不盖: 美好的进谏不会被窃取,嘉美的议论不会被压盖。偷:窃取。盖:掩盖。
  • 总斯不朽,可悬魏阙: 总括这些不朽的功业,可以悬挂在魏阙之上。魏阙:古代宫门外的楼观,常用来张贴诏令,彰扬功德。
  • 医臣浑沌,开君日月: 希望能够成为医治君王昏聩的良臣,开阔君王的视野。浑沌:传说中的一种神,没有七窍,比喻昏聩。开:开阔。
  • 妖物雰死,天文光发: 妖妄之物就会纷纷死去,圣明的光辉就会焕发。雰:纷纷,众多。天文:指圣明的光辉。
  • 奚斯跃而董狐蹶: 希望奚斯能够欣喜若狂,董狐能够从地上跳起来。奚斯:春秋时期的史官,以正直著称。董狐:春秋时期的史官,以直书著称。“蹶”此处表示振奋,跳起的样子。

圣政纪颂讲解

《圣政纪颂》是唐代诗人来鹄创作的一首颂诗。这首诗以史官的职责为中心,歌颂了圣明君主虚心纳谏、勤政爱民的德行,以及史官秉笔直书、记录历史的忠诚。诗歌通过对三皇五帝、贞观永徽等历史时期的回顾,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批判,突出了史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诗人希望君臣同心,共同创造盛世的愿望。

艺术特色:

  1. 对比鲜明: 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三皇五帝的盛世与后世的衰败、圣明君主与奸佞小人的对比,突出了主题,增强了感染力。
  2. 比喻生动: 诗歌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楹然史臣,蛇然史裾”、“穆宗怃然,若疚若茜”等,使诗歌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3. 用典丰富: 诗歌引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如“伊尹真心,太甲须圣”、“奚斯跃而董狐蹶”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
  4. 语言精炼: 诗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思想内容:

  1. 强调史书的重要性: 诗歌认为史书是记录历史、规范善行、鉴戒恶行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歌颂圣明君主的德行: 诗歌歌颂了圣明君主虚心纳谏、勤政爱民的德行,认为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开创盛世。
  3. 批判奸佞小人的危害: 诗歌批判了奸佞小人把持朝政、排斥贤能的危害,认为他们的存在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4. 表达对盛世的期盼: 诗歌表达了诗人希望君臣同心,共同创造盛世的愿望,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圣政纪颂》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颂诗。它不仅歌颂了圣明君主的德行和史官的忠诚,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来鹄[唐代]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f9561bf0d225386383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